央媒观察: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河北准备好了!(3)
力求互利共赢
区域间经济合作,只有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河北在京津的合作中坚持把互利双赢作为共同发展的基石,采取了股份合作、共投共管、税收分享等多种模式吸引京津两地实施产业转移和进行直接投资。
中关村产业园秦皇岛分园是北京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实施的规模产业转移项目,6家中关村海淀园的企业在2014年5月11日同时入驻秦皇岛分园。在项目洽谈过程中,海淀区和秦皇岛市两家政府部门就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了一项4∶4∶2的税收分享政策,企业税收由两地政府各占4成,其余2成返还企业作为发展基金。这样一来,不仅两地政府都受益,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外迁谋求更大发展的积极性。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是北京和河北共投共管的合作项目。双方确定将共同建设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曹妃甸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同打造大型石化产业基地、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共同推进港口建设和功能完善;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把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
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天津与河北共同投资组建的股份合作制公司。天津港集团总裁助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增军告诉记者,新公司并不是独占性的港口企业,而是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港口一体化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项目为抓手,统筹规划利用港口资源及航运要素,不断优化京津冀区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布局,重点投资津冀两地的港口码头项目,增强港口对京津冀区域城市及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天津、河北两地港口的共同转型升级。
在与京津的合作中,河北也有极大的付出,比如邀请北京科研院所和高新产业发展基地到河北兴办产业孵化基地,河北就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比如保定为吸引北京中关村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河北建设孵化器,就将一幢占地45亩、总投资5.2亿元、总面积6.2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大楼提供给中关村资产管理公司免费使用10年,由其组织京企到此进行科研创新开发,带动当地建设。
各方同心,其利断金。在党中央的强力推进下,三地产业融合已经开始走上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轨道,而随着三地协同发展的推进,这一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一个生态环境美好,经济带动力极大的大首都经济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经济日报采访组 雷汉发 祝惠春 周剑 执笔 雷汉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