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楷模】吕振华:有一种状态,叫“想干事”(2)
吕振华感到,中捷与对方实力相差太大,这场“蚂蚁”与“大象”之间的“恋爱”注定艰难。但他从未气馁,前前后后与对方进行了20多轮谈判。最后,中海油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以7.6亿元收购市值评估为10余亿元的中捷石化。一时间,质疑声如潮。“中捷石化规模已经够大,为何非要亏着本和别人合作”、“即使合作成功,一定就能发展吗”……中捷石化领导层敲起了退堂鼓,在谈判桌上沉默不语、紧锁眉头,谈判陷入僵局。
吕振华对合作前景看得很清,连续几个晚上与中捷石化领导层促膝长谈。“企业要长远发展,就要敢吃眼前亏。与大央企合作,吃亏也是占便宜。”
合作之门终于打开,中捷命运由此改写。2008年,中海油同意收购中捷石化大部分股份,成立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借助央企力量,中捷2013年GDP和财政收入比2003年分别增长了35倍和115倍。
抓改革“有闯劲”——在国内首推“以土地换年金”,获得10万亩土地使用权
9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黄骅港万国(国际)石材商贸城建设现场。两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盐碱地,今天已成为一个孕育着无限希望的建设工地。吕振华指着远处说:“看,三纵八横的路网已建好。施工人员正在埋供暖管线,这是管网配套工程的一部分。”
谈起该项目的引进,吕振华说,与中海油合作后,他有了新的忧虑,石化板块“一业独大”,结构不合理,于是在反复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军石材行业。2013年,他屡屡南下寻找合作方,可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在一次石材行业会议上,吕振华遇到了福建华泰集团的负责人。
对中捷而言,一场意义重大的对话开始了。
“吕书记,石材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正计划进军北方市场,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到我们这儿来吧。”吕振华兴奋地说:“中捷紧靠黄骅综合大港,北依京津,腹地广阔,是石材行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太好了!可我们的项目占地太多,一般地方装不下。”
“地,在我们这里不是难题。”
“1.7万亩,有吗?”对方将信将疑地问。
“当然有了。”
吕振华有这样的底气。2004年,他大胆创新,在国内首推“以土地换年金”的土地转型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一次性买断,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把他们手中的土地使用权收归园区管理。同时,给予农民包括不低于原土地收益的转型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劳动力就业在内的长效保障。这是一招“险棋”,涉及2万农民和农业职工,财政每年要支出几千万元,如果土地利用不好,将背负沉重的压力。这也是一次开创性的抉择,中捷获得10万亩土地使用权,拥有了很多地方难以比拟的资源优势。
吕振华将情况一五一十告诉福建华泰集团负责人,说:“地不成问题,但我们缺项目。”双方一拍即合。该项目于去年5月破土动工,总投资340亿元,预计2022年建成。目前百余家石材企业已签约入驻,五年内这里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石材商贸城。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