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3)

时间:2015-08-12 17:1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根本在于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中国坚持持久战的台柱子和争取胜利的主力军

放手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经验。面对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为坚持长期敌后抗战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根据地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实行了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措施,根据地逐步在敌后站稳了脚跟,根据地的抗日力量也逐步汇聚壮大。开辟根据地的道路是艰难的,坚持和发展根据地更加艰难。特别是从1941年起,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主要进攻目标,反复的“扫荡”和“清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让根据地军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敌后抗战进入了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面对恶劣的斗争环境,中国共产党毫不退缩,抗战决心坚如磐石。一方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一方面在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建立“三三制”政权,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终于使根据地在1943年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并在1944年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全面抗战的8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始终是抗击侵略者的坚强堡垒,根据地卓有成效的建设,为坚持敌后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是克敌制胜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消耗了大量日军,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成为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从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华北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50万以上的兵力。1942年,华北、华中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55万余人。在整个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抗日武装对日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多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到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万人,建立了18个解放区,总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重重包围之中。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迅速就近向华北、华南、华中和东北的日军发起全面攻击,解放了大片国土,迎来了民族解放的曙光。

历史证明,没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的抗日战争难以持久坚持,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浴血奋战,战略反攻局面难以到来。创建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的过程既是艰苦卓绝、牺牲巨大的艰辛历程,也是抵御外侮、收复国土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