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根本在于积极倡导并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最强大武器
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顺应时代要求,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布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了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协同作战,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发展。从1939年12月到1943年7月,国共合作出现危机。当人们都认为国共合作即将破裂,民族统一战线就要瓦解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一次次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面和全民族的坚强团结,成为引导全民族团结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是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各方力量凝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成为反抗侵略的坚固长城和最强大的对敌武器。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根本在于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方针和策略,为夺取抗战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这一路线把全民族抗战和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动社会进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
随着抗日战争的展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潮泛起,饱受战争之苦的民众对抗战的途径和前景心存迷惘和疑惑。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他科学地预见了战争发展的趋势: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同时,根据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特点,制定了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即在敌人后方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包括在新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明确实行军事战略转移,即由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游击战转变。这些论断,清晰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而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使民众对于抗战的历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唯一能使弱国打败强国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中国抗日战争特别是敌后战场抗战,正是按照持久战战略思想和游击战理论的指引,一步步走向了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