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11)
以爱民为民的情怀和政贵有恒的定力惠民生,做不让老百姓戳脊梁骨的官。海港区这些年城市建设进程较快,仅近3年就拆除村庄13个、200多万平方米,拆迁的过程总体是平稳和谐的,但由于政策的变化,也遗留了一些难题。当了解到城市中心区有24个转城村村民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多年既无地又无养老保险的现状时,我多次跑省、市相关部门,协调1.2亿元资金,为24个转城村5100名失地农民上了养老保险,多年的后顾之忧得以彻底解决。
三年来,实施民心民生工程74项,累计投入资金41.8亿元。8家高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其中两家获评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19所中小学操场实现人工草坪全覆盖;152个老旧小区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了城区物业管理无盲区,等等。这些民生实事的实施,换来的是群众的笑脸。
以弘扬正气的导向和向我看齐的勇气带队伍,做作风转变的风向标。80万人口、768个基层党组织、29275名党员,全市70%的城市社区在海港区,当这些数字第一次跃入我眼帘的时候,与之俱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压力感油然而生。面对社会思潮丛杂、干群信念滑坡的现实,我们突出文化思想阵地的占领,在全面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同时,总结提炼了“开放、包容、崇德、尚美”的海港精神,并以此凝聚人心、提振士气,锻铸城市灵魂。
我从事过多年的组织工作,对“用人导向决定事业成败”深有体会。2013年8月,我上任后第一次调整干部,就将一位多年担任科级领导职务且年逾50岁的干部用在了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很多人不解,有的还质疑,甚至等着看笑话,当看到这位同志到任后镇里各项工作有了较大起色时,大家才回过味来,“重实干、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在全区树立。近两年,推荐给市委提任到县级岗位的同志,都是工作在镇街、园区或有基层一线经验的优秀干部;区里提拔重用的81名科级干部中52名来自镇街、园区、项目一线,得到了市委和全区上下的共同认可。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