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县:市场化保洁消灭“垃圾围村”(2)
市场化运作,农村保洁“多条腿走路”
单一的保洁制度弊端凸显。任县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想解决日益突出的“垃圾围村”问题,必须创新运管模式,建起长效机制。
经过调研和参观,该县在借鉴四川双流、山东昌邑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试点化推动、市场化运作、分类化处理、科学化流程、资源化利用,让农村保洁实现“多条腿走路”。
2014年8月,任县筛选38个村作为试点,全力推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新机制。
任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农村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两个环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各村保洁变财政包干为“小承包”,县里统一承包人标准,以村为单位招标发包。县财政根据各村实际人口按每人每月1.1元的标准进行保洁补贴,乡镇补差。同时建立考核机制,根据保洁员的工作效果、群众满意度发放补贴,有效杜绝了以前保洁员领薪不出工、出工不出力现象。
在最为薄弱的垃圾清运环节,该县引入邢台润义清洁服务公司。县政府负责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购买相应设备,由润义公司使用。设施设备所有权归政府,车辆保险及人员聘用管理等由公司负责,双方责权清晰。
“从一开始我们就针对场站建设、垃圾分类、运作流程进行了专业指导。”润义公司总工程师张振栋说,“这为后期正式运营打下了基础。”
根据垃圾处理要求,村民先按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作物垃圾三类进行粗分,生活垃圾由润义公司清运,建筑及农作物垃圾则由润义公司寻找渠道进行回收利用。
“农村产生的垃圾绝大部分是生活垃圾。”任城镇环卫办主任吴晓申说,科学化的处理流程是避免再度出现“垃圾围村”的必要手段。
针对生活垃圾,该县实行了“两个四位一体”运作方式,即村收集、乡监管、企转运、县处理,以及户入桶(袋)、桶入箱、箱入车、车入场,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将垃圾运到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任县消灭“垃圾围村”并非最终目标,而是有更大的追求。他们从一开始就把建设资源回收利用项目,作为垃圾处置链条中的“龙头”。目前,该县已与中节能绿碳环保公司签订协议,投资4亿元建设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项目,投产后可对当地及周边县秸秆等全部进行回收利用,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