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追访】安全中介造假,谁来管?(3)

时间:2015-12-25 19:4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背后谁是“推手”

在我省某县级市开展安评服务的一家中介机构感到非常无奈。知情人透露,该市安监局给中介公司分配安评业务,还定好价钱,让照单签订合同,最后安监局监管人员收回扣。

我省明确要求,对于在技术服务工作中弄虚作假、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的技术服务单位,一律取消相关资质。各级各相关部门,不得在辖区内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严禁为企业指定评价单位,更不得向技术服务单位收取回扣。但在全省安全中介机构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基层安监人员插手中介服务牟利成为催生技术服务报告造假的“毒瘤”。利益诱惑、监督不到位等因素也是弄虚作假背后的“推手”。

“推手”一:部分安监人员假公济私,插手中介服务牟利,助长了造假的歪风邪气。“个别基层安监人员索要劳务费和专家费,有的甚至占到业务费用总额的30%,这样做根本保证不了服务的质量。”省安监局总工程师王忠秋说,有的地方用“潜规则”为企业指定关系单位,不许其它服务单位介入,甚至明目张胆地收取回扣。企业申报评审由当地安监机构出具申请意见并盖章,有的地方不给好处不给盖章。

监管人员插手中介乱象重重。有的安全中介机构自己联系业务,就会被监管人员叫停,企业已经签订的合同也必须退掉;有的中介机构刚刚与企业签订合同,监管人员就上门“收租子”,不给就不走;有的基层监管人员以“加强监管”为名,行“强取豪夺”之实,令服务机构苦不堪言。由于被“盘剥”的中介机构没有利润可言,为了占住市场就赔本干,就牺牲评价质量,以降低成本。有些地方的监管人员为利益关系人“打场子”,他人莫入。

“推手”二:一些监管机构没有能力或者不负责任,致使对中介机构监管不到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安全监管人员本身对评价业务不熟悉,在审核过程中抓不住关键环节,导致一些低质甚至虚假报告蒙混过关。还有的监管人员在审核把关时“装聋作哑”,致使一些服务机构的人不到现场,不核实企业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仅靠填写资料完成报告就通过审核。

“推手”三:“黑中介”把持市场。个别评价单位在市场竞争中不考虑服务质量,只追求经济利益,恶意压低价格,开展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个别机构靠个人关系在一个地方把持市场,然后找有资质的单位做“外包”,谁出价低就转给谁,成为中介市场的“黑中介”。

“推手”四:部分安全中介机构责任意识不强,评价评审过程不规范,评价照搬照抄文字材料,与现场严重不符。主要表现为:一个评审小组一天评审两三家企业,该去的现场不去,该查的设备不查,该问的人员不问,就编制报告;借资质进行评价评审,无资质单位的人员在现场进行评价评审,报告上由被借单位的专家签名;专家根本就没有去现场,直接根据机构图、设备清单、企业报告编写评价报告。

“推手”五:服务机构良莠不齐,监管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监管不到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监管部门只是例行检查,走过场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人着眼点不在严格监管,而在“不白走一回”。

相关新闻:

国美华人金融:把钱存银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8万级SUV高性价比之选,凯翼X5为热爱,再趣野

凯翼X5焕新驾临,快嘴华少变身造车合伙人

京津冀蔬菜大会签约17亿元

第十一届中国邯郸(永年)紧固件及设备展览会开幕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