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西钢铁:产能不增利润大涨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李斌、许卫兵)一吨钢材,售价4000元左右,利润百元上下。把钢材加工成高层建筑用的钢结构件,每吨售价高达7000元,利润逾千元。依托建筑用钢结构件,进军绿色住宅产业,撬动的是一个30万亿元的市场。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津西钢铁集团通过对自产钢材的内部消化,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条,开启了钢铁产品的增值之旅。
4月3日,在津西钢铁型钢一厂,伴随着轧机欢快的轰鸣声,火红的钢坯温顺地变成了一条条长长的H型钢钢材。“我们的H型钢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津西钢铁董事长韩敬远说,与一季度全国近半数钢企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津西钢铁生产的H型钢一吨最多能赚四五百元。
H型钢是一种新型支撑用钢,是钢材中的精品。目前,津西钢铁能够生产75个系列、134个规格的精品H型钢,是全国最大的H型钢生产研发基地,还参与制定了H型钢的相关国家标准。按理说,一个钢铁企业,把钢材做精,已经是赢家了。但津西钢铁却没有因此止步,又做起了“吃钢”的文章。
“目前,绝大多数高层建筑都是钢结构建筑,其中的钢结构就是用H型钢加工制成。”津西股份总经理于利峰说,发展钢结构产业,津西钢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几年前,津西钢铁建起了装备制造园,进军钢结构产业。
在津西钢铁下属的大方重工厂区,记者亲眼目睹了H型钢增值的过程:一根根长长的H型钢经过平整、打磨、切割、焊接、喷漆、防腐等工序处理,变成了一个个钢结构成品。“从H型钢到钢结构,售价要增加三四成左右,利润也大幅增加。”韩敬远说。
目前,大方重工已拥有12项国家专利,在钢结构领域频频告捷,将产品打入了北京、天津、哈尔滨、青岛等城市。
借助钢结构的优势,津西继续做大“吃钢”文章,开始进入绿色住宅产业。
“这是我们进军绿色住宅产业的试水工程。”指着一座主体已经完工的6层小楼,韩敬远说,这座小楼是纯钢结构建筑,这种建筑又被称为绿色住宅。绿色住宅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意味着,津西将进入一个产值达30万亿元以上的市场,市场空间巨大。
从钢材到结构件,再到绿色住宅产业,在钢铁产能、污染排放没有增加的同时,津西钢铁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依托这条产业链,2014年,在全国钢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津西钢铁实现利润7.86亿元,盈利水平在全省钢铁行业名列前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电商进村:不能只有“电商平台”,还要有“商机
- 2蒙牛启动2020奶源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战略
- 3 年代动漫超强对抗战震撼登陆石家庄
- 4万国商贸城接待中心即将开幕,恭迎品鉴
- 5 河北“三法合一”推进民主管理
- 6 石家庄:肉菜流通追溯信息向社会公开
- 7 石家庄一独立书店清仓遭抢购 2000元抢走几百本
- 8 我国首个零碳能源互联网片区落户承德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