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农村老人孤独的年关:如何养老待解决(3)
养老困境
邢台社会学者胡顺安曾就农村养老在自己的村庄作过社会调查。通过对失独家庭、无子家庭、少子家庭、女儿外嫁家庭、病患家庭、留守家庭等多种类型的家庭养老随机调查发现,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形式,但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其调查,针对当年实行计划生育的独孩户,如今一夫妇需要供养双方四个老人,还有祖辈,生活拮据,仅靠农田微薄收入很难维持老人的正常生活,更别说幸福性养老。
因为疾病或不测事故造成的失独家庭,他们在承受生活更加困苦的同时,还需承受失亲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
很多有女无子的家庭,女儿嫁在本村,情况稍微好些,女儿可以时常回家看看父母,帮助父母。女儿外嫁远处的家庭,父母的养老就成为问题,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的老化和恶化,很多这样家庭的老人的日常生活就极不方便,比如日常生活中稍微沉重的体力活,就很难解决。
无子女或患病的农村老人,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基层政府提供的“五保户”一百多元或低保户五十五元养老基金不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甚至不够吃药。而他们又无力外聘家庭保姆,只好艰难地熬着生命。在其看来,受传统道德影响以及囿于政府投入不足的客观现实,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阶段。但是,这一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自身的素质和富裕程度。尽管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及法律法规对养老责任都有约束,然而,新形势下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大量青壮年外出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家庭养老压力又不得不使家庭养老在品质上大打折扣,这也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型(少数是“4-2-2”型),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或2个子女。这种情况下,单纯地靠家庭养老模式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很苍白无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