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今天我们怎么过节
□胡印斌
秋高气爽,又逢佳节。暂时放下忙碌的工作,离开习惯的岗位,骤然有了8天的空闲,一时间,许多人都成了时间的“富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难得的长假?
今天我们怎么过节?这本应该简单得无需思考和回答,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何过节已经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只要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每到节假日,有多少人会选择整夜在牌局中“大杀四方”,有多少人在酒桌上豪饮四海,又有多少人在网络上昏天黑地“逛游”到意兴阑珊!
有人说,看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道德和文化水平究竟如何,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看其如何过节。在正常的工作日里,人们不但忙忙碌碌,而且要受到职业行为规范、工作纪律等多方面的约束,因为无法“从心所欲”,所以“不逾矩”;而在节假日里,人们由于闲着无事而且暂时脱离了许多硬性约束,率性而为之下,境界之高下、道德之薄厚马上便得到真实的体现。
如何过节,关乎个人素质,关乎社会文明,关乎地方形象。
关于这个问题,我省在中秋节国庆节长假期间组织开展的“探父母、行善举、讲公德”活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在笔者看来,这一活动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少有以下两点。其一,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过节应该选择的具体方式,而且指明了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牢记道德责任,把节日过得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家人,更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在节日期间回家看望父母、长辈,在探亲访友途中和旅游、购物过程中,扶老携幼、主动让座、礼让行车、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给军烈属、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家庭献爱心送温暖……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那么,不但个人能够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节日,而且能够汇集起温暖整个社会的嘉言懿行;不但能够营造出团圆、文明、祥和的节日气氛,而且可以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持续生长注入强大的动力。
其二,这一活动的开展提示我们道德建设重在践行,重在持续。当前,随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省已经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曲高奏、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而如何将这种局面保持下去,也就随之成了一个现实课题。中国的先贤曰:“日新之谓盛德”;西方的哲人说:“德行是由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道德建设重在实践。就个人来讲,“心如平原放马,易纵难收”,一时放纵,可能就会让终生的修养前功尽弃;对于一个区域、一个群体而言,少数个体、某个时段的松懈,也有可能成为溃堤之蚁穴。因此,组织开展“探父母、行善举、讲公德”活动,无疑是在深刻把握道德建设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举措,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处处紧绷道德建设之弦。唯有如此,才能让道德成长为参天大树。
因此,对于每一个燕赵儿女而言,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征程中,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氛围里,积极投身于“探父母、行善举、讲公德”活动之中,既要有具体的行动,又要牢固树立一个意识,这就是“对内,我是‘善行河北’的践行主体;对外,我代表河北全省的形象!”如此,河北的发展环境就能因我们每个人的善行义举而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河北的形象也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明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