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考急促企业转型 英利谋新进军电站开发(4)
行业产能过剩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已提醒中国光伏企业,这一行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从解决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发展问题的角度看,这次欧美‘双反’危机同时也是整个行业进行整合的契机,未必全是坏事。”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坦言。
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更是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我们必须有一批企业,而不是少数几个企业学会退出,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的话,光伏行业的危机可能会愈演愈烈。”
“杀出一条血路来”
与数月前面对美国“双反”大棒时的结盟政策一样,这一次,在更为深重的欧盟反倾销调查危机面前,英利等国内四大光伏企业继续协调作战,通过不定期沟通的方式交换意见,保持声音的一致性。
但面对市场考验,各企业在采取应对措施方面,却有着明显不同。
9月15日召开的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就是英利做出的反应。
事实上,英利在转型的详细规划与举措出台之前召开这样一次大会,其符号意义远远大于其实质性含义。正如梁田所说:“英利这次率先吹响了升级转型的号角,更重要的是传递了行业信心,为其他光伏企业应对当前危机提供了一个样本。”
这样的信心在英利内部被固化成一句口号:“团结奋斗,翻越光伏雪山;勇敢坚强,冲出光伏草地。”还有董事长苗连生在转型升级动员大会上的那句话:“杀出一条血路来!”
而闯出“血路”的两条腿,英利在这次大会上也讲得很明白:商业模式转型,改变过去单纯生产并销售光伏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系统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和服务;营销模式转型,从产品营销转向企业营销,主要是与更多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以前不做光伏电站是因为有顾虑,大家各自分工明确,怕抢了别人的生意。”梁田说,现在来看,向下游做完整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是行业趋势。
一个看似利好的消息是,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光伏装机容量目标从最初的5吉瓦,一路上调到10吉瓦、15吉瓦,直至最终的21吉瓦。再加上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和“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推动,以及光伏电站标杆电价的确认,诸多信息好像预示着国内光伏市场将振翅起飞。
而营销模式转型的主要着力点是与大企业的合作。据梁田介绍,目前英利正在与中航工业、中材国际等大型国企接触,这种开放的姿态前所未有。
同时,英利已公开宣布,将通过“334”战略应对行业危机。未来英利光伏产品的市场分布将是30%地面产品,30%屋顶产品,40%分散式、独立式产品。英利在西班牙建了第一个示范中心,将各种组件、电缆、逆变器等都摆在那里,当地的居民只要来“拿”走,就能回家安装,开始为“一站式”模式探路。
英利希望通过差异化营销,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为光伏产业开启一个充满生机的平民化市场。(河北日报记者边慧 通讯员王志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