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专家考证“女娲遗骨”会不会成一场“闹剧”

时间:2012-06-13 08:3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达成共识: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人祖庙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该遗骨距今约6200年。

报道中称,考古工作者在对人祖庙进行“抢救性”整理过程中,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年-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专家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明代人墨书记载的“皇帝遗骨”的主人,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因此,这个遗骨无疑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从而“说明山西吉县人祖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然而,对于把“女娲”与人祖庙发现的人骨画等号,很多人认为匪夷所思,担心“女娲遗骨”会成为另一个“华南虎”或曹操墓。

据《大河报》报道,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认为,所谓的“女娲遗骨”很“玄”,因为“在中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骨很多,未必都要与所谓‘三皇’时期联系起来。所谓‘三皇’、‘五帝’目前看来还都只是传说”。

而最引发争议的是,该报道中称,目前,娲皇宫前古称卧云台的巨石上的方、圆两个石窝,棋盘和小柱洞也已经被附会成女娲和伏羲观天测斗、创造八卦、制定历法的证据。而参与人祖山考古工作的单位中,竟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至于当地的考古活动是否都与旅游项目挂钩,目前尚未明确。

□主持人:翟楠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