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东侯坊村:千年古村代代出人才(图)(2)
李平海称,东侯坊村民习惯称侯坊陵为“大疙瘩”,这里上世纪60年代还高有9米,面积2000平方米,是个土丘状,但其后几年间被完全铲平。曾有专家分析此地属殷墟(商—西周)遗址,总面积1.82万平方米。
东侯坊村曾名为“千家店”、“杨家侯坊”,李平海说,大约在清乾隆年间,侯坊陵周围几村以侯坊陵方位命村为东侯坊、南侯坊、北侯坊,并一直沿用至今。
传承
无极剪纸的发源地
来到无极,不得不说省级非遗项目无极剪纸,东侯坊村民自豪地说,无极剪纸发源地就是在东侯坊村。
据记载,无极剪纸兴盛于明末清初,其中年代最久的一幅作品《蝈蝈白菜》便是东侯坊村村民剪纸高手李荣姐创作的。村里一些年长的村民说,李荣姐出生于1854年,8岁时剪纸便小有名气,几十年的剪纸生涯为无极剪纸艺术做出了很大贡献,她的传人至今已有六代40多人。李荣姐的孙女杨素苗也是无极剪纸的代表性人物,创造了近万幅作品。
李平海说,以前祝寿丧葬都用剪纸灯花这种朴实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如今家家户户都是高楼玻璃窗,剪纸已经渐渐淡出村民生活。
东侯坊村民姚玉英今年已74岁,她说父母告诉她,曾经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都会拿起剪刀剪一两个图案,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窗户上贴的都是自家剪的剪纸。“到了我年轻的时候,村里会剪的人便不多了。”姚玉英说,她是在十几岁时突然喜欢上剪纸的,平时没有事了便琢磨几个图案。说着姚玉英拿出红纸、剪刀,现场剪了起来,虽已年过古稀,动作依然熟练灵活,五六分钟后,一幅菊花、一幅蝴蝶作品便出现在记者眼前。姚玉英说,她现在眼睛有些模糊了,年轻时剪一幅剪纸也就一分钟的样子。
姚玉英说,目前东侯坊会剪纸的人已寥寥无几,就是无极县也屈指可数,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2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3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4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5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