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种菜不见土 叶菜按棵卖
河北高绿科技有限公司大运河畔倾力打造智慧生态农业项目
种菜不见土 叶菜按棵卖
4月7日,常倩在智能玻璃温室展示水培菜。目前,智慧生态园先后试种成功的蔬菜品种已有200多个,消费者对这里水培菜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摄
4月7日,春风里,沧州市运河区刘胖庄村柳绿桃红。村南边,大运河河水静静流淌。
走进村庄西侧河北高绿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慧生态园智能玻璃温室和智能阳光生产大棚,一排排架子上叶菜鲜嫩水灵。更让人感觉新鲜的是,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和9个标准化智能阳光生产大棚,蔬菜生产不用土,浇菜用的还是纯净水。
“我们这里的蔬菜全部是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水培菜,从源头杜绝可能来自土壤和水的污染,同时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激素,致力于生产最健康的食材。”智慧生态园负责人常倩介绍,为打造好这个智慧生态农业项目,他们已投入近两千万元。
“我们瞄准消费升级,对发展都市农业、智慧生态农业充满信心。”常倩说,尤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这让她感觉公司的路子走对了!
常倩说,这里的叶菜按棵卖,能以活体带回家,在有水环境下能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可随吃随摘。
在智能玻璃温室和智能阳光生产大棚里,记者看到,正在培育的菜苗在水培床上生根吐叶,更多品种的蔬菜在一排排水培架上伸展叶片,而植株根系需要固定的西红柿、草莓等则使用了椰糠作为基质。
“这里生产出来的蔬菜有‘老味道’。”刘胖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焕军说,村里土地比较瘠薄,种大田作物效益低,2020年,听到常倩有投资智慧生态农业的想法,他马上把这个项目引到了村里来。
常倩曾长期在基建工程领域工作,投身农业的初衷就是想种出最健康的食材,是个地地道道的“新农人”。
但跨界从事农业生产谈何容易。常倩说,从2020年10月开建,到2021年2月几百万元投下去,智能玻璃温室建成投产,正赶上发生疫情,因缺少农技人员指导,上万株菜苗死亡,这让她心痛不已。而且,她搞这个设施农业项目,没有争取任何政策性补贴,完全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这也让她承受着生产成本较高的压力。但本着生产最健康食材的初心和对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信心,她还是一步步走了过来。目前,智慧生态园先后试种成功的蔬菜品种已有200多个,消费者对这里水培菜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一些品种的蔬菜甚至供不应求,这让她倍受鼓舞。
常倩的努力得到了沧州市科协的大力支持。沧州市科协把生态园纳入了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从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这让常倩的干劲更足了。
“我们正在研发阳台水培菜系统,让消费者在家里也能随时吃上生鲜蔬菜并享受‘养菜’的乐趣。”常倩说,智慧生态园还要开发洁净菜产品,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加入到智慧、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中来。
“我们村也要用好靠近沧州市主城区的有利条件,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把智慧生态园项目与村里已有的葡萄园、酒庄和沿大运河观光带一体打造,发展乡村休闲游,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杨焕军说。(河北日报记者张岚山)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小波Plus科技成果展圆满落
- 2天气即将转折!河北明天大风、降水、强对流齐袭
- 3祝贺!河北一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重要农业
- 4技能培训“点亮”残疾人就业路 衡水市今年已培
- 5绿色交通惠民工程:串起绿水青山拥抱“金山银山
- 6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记者一线听泉声》之朱庄
- 7播种正忙 丰收在望
- 8专家学者、业界代表齐聚沧州 共话黄骅港转型发
- 12023第一届水岸铁人运动公开赛在中国·迁安鸣枪
- 2青年干部当修炼“三气”
- 32022年石家庄福彩销售7.36亿元,筹集公益金2.2
- 4石家庄市福彩中心获评“2022年度石家庄市法治宣
- 5“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石家庄持续开展路
- 6石家庄市环卫部门开展星级公厕评定工作
- 7石家庄市创建50座“星级公厕”为市民带来新体验
- 8石家庄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