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结缘15载 绵绵“沧汶情”
沧州市疾控中心18名工作人员,15年前曾驰援汶川地震灾区。他们和当地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一直保持密切联系——
结缘15载
前几天,沧州市疾控中心的李更生又收到了来自四川的腊肉、腊肠,而邮寄人陈丽萍是他当年支援汶川时认下的“女儿”。
2008年,李更生和17名同事作为沧州首批卫生防疫队队员,行程近2000公里驰援汶川地震灾区,在那里度过了37个难忘的日日夜夜。15年来,他们始终和当地居民保持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越来越深的“父女情”
看着陈丽萍给自己发来的全家福,李更生笑着向记者介绍:“这是她的大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了。这个小姑娘才两岁,马上要过生日了。”
提起这个“女儿”,李更生不禁想起15年前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样子。当时是震后第8天,他和战友辗转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现安州区),负责当时晓坝镇的黄羊村、五福村、两河村、齐心村和钟福村的卫生防疫工作。
他们抵达黄羊村后,由于对当地地形不熟,急需一名向导。“我来做向导。”一个年轻的女孩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主动请缨。
“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她叫什么,是从哪里来的。”李更生说,这个女孩带着防疫队穿梭于密林、深谷中,把他们领到需要帮助的每一户人家,还帮着防疫队分发宣传材料。
后来,大家才知道她叫陈丽萍,那年正上高三,马上面临高考,震后一直当志愿向导。
和陈丽萍相处的几天里,李更生想到了女儿。他的女儿和陈丽萍有着同样的青春年华,但生活环境并不相同。同事们对他说,干脆认下这个女儿吧。陈丽萍的母亲也欣然应允。这样,李更生就多了一个“女儿”……
15年来,李更生一直关注着远在四川的“女儿”。无论是工作,还是结婚生子,她人生中每一个重要阶段,李更生都会寄去一些钱物表示关心。而她逢年过节也会寄来自制的腊肉、腊肠等。
“您要多保重身体,不要给我寄钱了。”前几天,李更生再一次通过微信寄钱时,被陈丽萍“拒收”了。她说:“很感谢沧州的亲人们对我家乡的支援,这份情谊我们一家铭记于心。村里这些年变化很大,水泥路都通到了家门口,我们的生活好多了。”
欢迎“编外队员”来沧团聚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市疾控中心近日精心制作了主题展板。曾经支援汶川的李更生、刘立军、王春东,向20多名新入职的“疾控人”讲述当年的救援故事,以及绵延15年的“沧汶情”。
曾担任沧州卫生防疫队队长的王立彬看着展板上的一幅幅照片,感慨万千。他顺手拍了下来,发给了熊燕。今年50多岁的熊燕是安县(现安州区)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年曾作为沧州卫生防疫队的“编外队员”,和他们一起奋战在一线。这些年,她和沧州队员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妹子,你还记得这张照片吗?你看孩子们拿到礼物后笑得多灿烂!”“还有这张,我们步行2公里,才走到救援现场。”……王立彬的思绪再次回到15年前。
当时,晓坝镇的黄羊村、五福村、两河村、齐心村和钟福村共有4960多人,散居在5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对于来自华北平原的沧州队员来说,走山路的困难可想而知。
有一天,队员庞振清和张顺三来到齐心村,准备给5公里之外的7户居民送去消毒药品。由于山路崎岖蜿蜒,庞振清在攀爬过程中,刚刚伤愈的右脚再次扭伤。他忍着钻心的疼痛,手脚并用艰难前行……
37个日夜里,队员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走遍了5个村子的家家户户。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当地的饮水、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环境卫生得到了较大改善。
“沧州队员们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大家都很喜欢他们。”熊燕说。
“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今年计划去北京游玩。到时候,我会去看望沧州的亲人们!”熊燕打来电话说。“太好了,大家都很想念你!”王立彬在电话这头连连表示欢迎。(记者 庞维双)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 小波Plus科技成果展圆满落
- 2天气即将转折!河北明天大风、降水、强对流齐袭
- 3祝贺!河北一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重要农业
- 4技能培训“点亮”残疾人就业路 衡水市今年已培
- 5绿色交通惠民工程:串起绿水青山拥抱“金山银山
- 6太行泉城 美丽邢台|《记者一线听泉声》之朱庄
- 7播种正忙 丰收在望
- 8专家学者、业界代表齐聚沧州 共话黄骅港转型发
- 12023第一届水岸铁人运动公开赛在中国·迁安鸣枪
- 2青年干部当修炼“三气”
- 32022年石家庄福彩销售7.36亿元,筹集公益金2.2
- 4石家庄市福彩中心获评“2022年度石家庄市法治宣
- 5“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石家庄持续开展路
- 6石家庄市环卫部门开展星级公厕评定工作
- 7石家庄市创建50座“星级公厕”为市民带来新体验
- 8石家庄市举办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