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正文

【新春走基层】甘肃武山:因村施策“绣好花” 因势谋定“振兴计

时间:2018-02-02 18:0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新华网兰州2月1日电 (宋燕)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应“入乡随俗”、“量体裁衣”,不能“一刀切”。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武山县素以“菜”闻名,拥有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等多项桂冠,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要道。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里的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0.18%降至2017年的5.56%,形成了蔬菜、劳务、中药材等多元富民体系,走出了一条因村施策盘活“资源棋”,用“绣花”功夫助力精准脱贫,因势利导谋定乡村“振兴计”的发展路子,让山峁田野间焕发出了新生机。

郝山村:产业有准头 脱贫有盼头

兜兜转转30多年,年近天命之年的韩兴德又回到了老家,过起了下地务农的日子,从一名“打工族”重新回归为农民。

今年48岁的韩兴德是武山县桦林镇郝山村的村民,15岁就外出到西安、兰州等地打工,“那时候,家里穷,兄弟两个吃不饱肚子,没办法,只能到外面讨生活”。

之所以选择返乡,主要是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希望。2017年,他和家人种了8亩黄芩、板蓝根、冬花等中药材,收入2万多元,其中,仅一亩冬花就卖了1.2万元,“以前主要种小麦、胡麻这些传统农作物,效益低”。

郝山村地处高寒山区,海拔1900-2300米,是武山县7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郝山村党支部书记禄小龙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差,群众发展方向模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事务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建档立卡之初,全村140户人家,确定的贫困户就有93户,贫困发生率超过60%。

禄小龙本是桦林镇的一名干部。2017年2月,为了发挥好“牵头组织作用”,他被桦林镇党委选派兼任村党支部书记。6月份,外出见过世面、致富能力强的韩兴德被村民推选为郝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帮扶队长、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一一到位,他说,“我们的‘一号’工程,就是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郝山村毗邻“中药之乡”陇西县,全村逾90%的土地都适合种植中药材,“当地海拔温度、土壤酸度尤其适合种植冬花”,禄小龙合计着,“找好了产业方向,‘第一任务’就是说服村民转变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

村民韩富元起初不想种,后来村干部几次动员,还送来了地膜和田鼠药,才“应付”着把药苗子点上。没想到一年没怎么操心,3亩冬花“进账”1万多元,“除了叶子不是钱,茎、根、花都是钱”。说起这事儿,他笑得合不拢嘴,“地里种了小麦,粮食有了,种了胡麻,油有了,养了猪,肉有了,现在种了中药材,收入有了”。

“家中有房、手中有粮、看病有钱,出门有车。”对于到2020年过上小康日子,韩富元信心十足,现在唯一的顾虑就是儿女都在外,妻子身体不好,家里的农活都由他在干,“精力跟不上”。

“目前,我们主要是调整全村种植结构,引导大家种植中药材,等形成规模了,计划升级产业形态,延伸产业链条,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禄小龙说,这是他们今后的“富民计划”。

清池村:打造农业“升级版” 招商引资促转型

凌晨四点,武山县城关镇清池村村民张聚宝已经开始在大棚里忙活了。2017年新搭的两亩韭菜大棚进入了“收割季”,眼下正是最忙的时候。

五个小时后,鲜翠欲滴的韭菜便被分扎成捆,整整齐齐地码在小三轮车里,出现在武山清池韭菜基地收购点。经过和菜贩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每斤2.5元的价格成交,“韭菜能收三茬,现在卖的是头茬,亩产能到2500多斤”。很快,这些韭菜将被装车外运,走上兰州、西安等地人们的餐桌。

“蔬菜是武山县的区域首位产业,201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9.5万亩,产量123.8万吨,产值23亿元。”武山县蔬菜局高级农艺师黄录元说,韭菜是武山县蔬菜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县韭菜种植面积约有5万多亩,其中,清池韭菜基地就有5000亩,辐射城关、山丹两个镇。

虽然自家的大棚紧邻清池韭菜基地,王荣庭却做了新尝试。2017年,他经营的禾玉农庄将清池韭菜基地边缘的一片垃圾场进行土壤改良之后,培育栽种了5亩大棚草莓。

“有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销量非常好,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有兰州的大型超市专门打电话过来订购。”他说,每斤以50元的价格采摘,一亩差不多收入10万元,去掉成本净收入可以达8万元。

据清池村党支部书记付晓斌介绍,目前,清池村韭菜种植面积为1650亩,年产量8000吨,产值1100万元,蔬菜种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近年来,该村不断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内外通畅的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但是,也面临着传统农作物抗风险能力差,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等发展瓶颈。”付晓斌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禾玉农庄是清池村探索产业升级转型的路径之一,“可以依托农庄的人力、技术、经济实力,培育新品种,逐步做中高端的农产品,同时还可以以土地流转、改良等方式,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

董庄村:做“漂亮”文章 山美水美乡风美

青砖红瓦围成的院墙,饰以通俗的乡风壁画;门前流水淙淙,缀以朴拙的小桥护栏;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串起鳞次栉比的民居院落……走进武山县龙台镇董庄村,宛如走进了一幅水乡画卷。

然而,两年多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景象。“当时基础条件差,路面没有硬化,垃圾也随处可见。”张弢从2015年开始担任董庄村的驻村干部,对村子近年的变化颇有感触,“现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设了乡村舞台,刷了文化墙,实现了全域无垃圾”。

董庄村80%的区域位于小陇山天然林区,树木葱郁、沟壑众多,生态环境优美,有千年古刹慈云寺、油菜花海等旅游景观,还拥有冷水鱼养殖水源。这些得天得厚的优势,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张弢说,目前,在董庄上河峪流域建成的冷水鱼养殖渔家乐有7处,年收入达200多万元,带动了周边许多贫困户、富裕劳动力来务工。全村256户1251人,截至2016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5625元,实现了整村脱贫。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更要让贫困户在‘精神’上脱贫。”龙台镇党委副书记邓远平介绍说,为此,龙台镇在念好乡村“美丽经”的同时,大力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了“好婆婆”“好媳妇”“龙台好人”“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娱乐生活,让村民们可以看到“生态美、富足美、生活美、文化美、文明美”的现实图景。

家门口挂的“五星级文明户”牌子让年逾六旬的许喜成老人觉得“特别光荣”。老人一家八口人,儿子儿媳带着孩子都去新疆务工了,家里只有老伴儿和他。平日里,性格爽朗的他是个“热心肠”,喜欢关心帮助别人,也热爱公益事业,“当时村里的喇叭通知了,我又不识字,就找侄子帮忙申请了,没想到还真评上了”。

“没有任何形式的物质奖励,但是大家都特别积极的申请参评,因为有一种荣誉感在里边。”董庄村村委会主任董福友说,村民们的生活日益富足了,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逐渐提高了,村里涌现出的向善向上的事例也比较多。

他指着村委会门前广场上的舞台说,“别看这儿现在没人,每到举行‘好媳妇’‘好婆婆’‘龙台好人’之类的表彰活动的时候,可热闹了。”

舞台后侧的墙壁上,“共建美丽乡村,同奔小康生活”八个大字赫然入目,与底图绘着的青翠起伏的沃野田畴,共同勾勒出了董庄村村民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完)

相关新闻:

【新春走基层】前河刘村:省城里来了群大专家

【新春走基层】2018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昨晚亮灯

【新春走基层】智能江北:“多网合一”打通城市管理脉络

【网络媒体走转改】2018春运首日:温暖回家路

【新春走基层】兰州市西固区:赶制花灯迎新春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