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长: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 四海无闲田(8)
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记者:近些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怎么看待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韩长赋:农业面源污染有三大“贡献者”。
一是化肥。主要问题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偏低。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为591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5%。为什么我国只占世界10%的耕地,却使用了世界35%的化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低,要保证吃饭,只能搞精耕细作,多用化肥,提高单产。二是我国土地复种指数高,同等耕地面积下,播种面积大,化肥用量就大。三是化肥不仅用在农业生产上,还广泛用于工业、林业、城市园林等。2014年经济园艺作物用肥2500多万吨,粮食作物用肥2000多万吨,城市园林绿化、林业和工业等用肥1300多万吨。当然,我国施肥方式落后,撒施、表施等方式比较普遍,当季化肥利用率只有33%。
对于化肥问题,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不能滥施化肥、低效施肥,但也不能完全不用化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如果真把化肥使用量大幅降下来,其他方面措施上不去的话,粮食产量会大幅减少。实际上,农业发达国家也在大量使用化肥。因此,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化肥还得用,但要科学施用。另一方面,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化肥用得多、用得粗放。要把过量的化肥减下来,关键是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使用绿肥、农家肥来培肥地力。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量年增速由2009年的3.1%下降到2013年的1.2%;同时利用率也在提高,2012年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5个、12个和10个百分点。
二是农药。主要问题也是用量偏大、使用不规范,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在32万吨(有效成分)左右,占世界总用量的1/7。农药过量和不规范使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农药使用总量高,与我国土地复种指数高,且大量种植用药多的蔬菜、林果以及设施农业总量大有关。近年来我国先后禁用了甲胺磷等33种高毒农药,但受杀虫效果不佳、农民生产习惯等因素影响,低毒生物农药推广难,农药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解决这些问题,要严控高毒农药、科学使用农药,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相关新闻: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传绝活聚产业汇大师 “村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