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长: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 四海无闲田(6)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韩长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有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341万户,合作社129万个,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给传统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重要载体和引领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理想格局。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解决规模种粮主体贷款难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政策也将陆续推出。
二是更加注重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这就需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而不是对抗性农业。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创造的梯田系统、稻田养鱼、间作轮作、庭院经济等成功范例,应传承和发扬。新时期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总的考虑是:在区域布局优化上,把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积极开展粮改饲试点,重点推进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流通、营销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同时把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作为重点。
相关新闻: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传绝活聚产业汇大师 “村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