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长: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 四海无闲田
中新网9月14日电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发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的答记者问,谈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韩长赋指出,中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付出很大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复种指数高、四海无闲田,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答问全文如下:
我国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
记者:韩部长您好。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大家都很关心。您怎么看待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阶段?
韩长赋: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现在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基于两点。
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农业生产力水平迈上新台阶,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打破了持续多年的“两丰一平一歉”周期循环,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12142亿斤,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与此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装备、抗灾能力和农民素质都有较大进步,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达到52%。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力畜力为主转为以机械作业为主,这是了不起的历史成就。现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战略空间和重要机遇。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矛盾积累聚集,倒逼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当然,中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复种指数高、四海无闲田,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关新闻: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传绝活聚产业汇大师 “村改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