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点】文艺创作,深扎根才能出精品
近年来,我省在文艺精品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我省谋划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达350多个,较前年增长40%。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真正为老百姓所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认为——
文艺创作,深扎根才能出精品
河北日报记者叶娟娟
“只写一己悲欢,耍弄花拳绣腿,片面追求感官娱乐,又如何能赢得人民认可呢?”全国人大代表、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钱宗飞认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时代主题,坚守社会责任,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钱宗飞代表建议,作为相关主管部门,要在制度和机制上更好地为文艺工作者提供蹲点生活、采风创作的机会,使他们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文艺工作者甘于寂寞,眼光长远,创作出的作品才会被铭记,才是对观众负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衡水一壶斋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汝财建议,对那些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创作的文艺工作者,相关部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从制度上给予充分激励,在生活中给予更多关爱,从而引导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正确处理好义利关系,精益求精搞创作。
去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性文艺评奖应声而“瘦”。对此,我省代表委员纷纷“点赞”,他们表示,取消、精简文艺评奖项目,是尊重市场和文艺规律,真正将艺术交给市场、交给大众。
“希望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评奖机制,让评奖‘透明、公正’,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监督,从而评选出真正的文艺精品,推选出真正的文化大家。”钱宗飞代表还建议,大力发展文艺评论,推介优秀作品,批评不良现象,改变文艺界“评奖是唯一指挥棒”的生态。
“文艺精品创作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实现题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手法多样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审美情趣多样化的需求。”张汝财代表表示,千万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导致舍本逐末、喧宾夺主,丢失艺术最本质的东西。
“目前的文艺精品奖励政策,都是对已发表、已出版、演出后的文艺精品进行奖励。”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建议,在严格审核立项的前提下,对一些好作品“苗子”,尤其是那些具有品牌性、地域性、方向性的文艺作品,从创作伊始就给予立项扶持奖励,从创作出版到营销宣传提供一条龙式服务,从而引导文艺创作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深入挖掘文艺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具创新意识的文艺原创精品。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