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河北承接转移,要打好“精准牌”(4)
创新破解落地难题
——精准解决落地层面的难题,京津产业项目才能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
协和、四环、康辰等48家知名药企纷纷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承接北京医药企业100家,产值达到1000亿元。北京制药企业缘何如此青睐渤海新区?
“新建的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北京医药企业提供了承接平台。”渤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强代表说。此外,北京和河北省有关部门创新模式,打破政策坚冰,成为推动北京制药企业落户渤海新区的重要因素。
刘强代表介绍,按照惯例,北京药企外迁河北,需要在河北重新注册办理繁琐复杂的生产手续,周期较长。为此,河北省与北京市进行了深入沟通,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既解决了新药品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难题,又确保企业能够继续享受北京科技资源优势,保留了“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同时,在公司注册上采取总公司注册在北京、分公司注册在渤海新区的方式,既保证北京总公司上缴税收不减,又能够实现分公司产生的税收和收益最大限度地向渤海新区倾斜。
2015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支持北京市开展药品跨区域生产试点,允许企业在京津冀地区跨区域设置生产基地,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策和管理的新突破,得到了北京制药企业的积极回应,渤海新区成为北京制药企业外迁的首选之地。
事实上,每一个京津产业项目落户河北省的背后,都会发现一个类似的故事。
“每一个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定州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业鹏委员认为,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往往包括厂区建设、职工安置、产业配套、政策配套等,带来的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只有创新服务,精准解决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层面的难题,把服务做到企业、项目主体的心坎上,京津产业项目才能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从而尽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