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河北“十二五”——胜利完成规划主要目标任务(7)
敢啃硬骨头——
改革破冰前行
过去五年,我省改革之举频出,针对的都是“硬骨头”,堪称“破冰前行”。
比如,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级审批事项由2012年的1495项精简到485项,“四个清单”“三级平台”制度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定州、辛集市纳入省直管,衡水市、威县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启动,政府机关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等。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为我省市场主体发展带来明显效果,截至2015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327.7万户,比2010年增加153.7万户,万人拥有市场主体由改革前的310户增加到443户。
而随着财政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我省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深入实施,河北银行、石家庄股权交易所组建运营,燕赵财险获批开业,新增挂牌上市企业440家、直接融资4435.6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
延续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十二五”期间也得以扎实推进,由于战略性重组和改制上市步伐加快,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化率达到90%以上。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全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展开,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加上科技体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40多项国家级试点,以及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省级机关公车制度改革等项内容,过去五年我省改革在深化中进行拓展。
频频出重拳——
生态治理史上最严
“严格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组织开展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查处最严的‘利剑斩污’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查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1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40人。”谈到我省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的努力,政府工作报告如是陈述。
过去五年,我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频出重拳,尤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堪称史上最严。
报告显示,全省各级财政五年共投入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40亿元。通过大力实施压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增绿等重点工程,深入推进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污染治理,开展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47万辆、拆除燃煤锅炉2.1万台,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2800多座,关停整治露天矿山505个,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
尽管距离社会各界期待仍有差距,但2015年我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8.7%却是事实。
“十二五”也是一场大规模广领域的生态治理进程,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加大14条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力度。地下水超采治理国家试点扩至5市63个县,通过“节、引、蓄、调、管”综合治理,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15.2亿立方米。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