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阎肃:树高千尺在根深 深扎基层深扎生活深扎传统(2)

时间:2015-11-26 20:4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

《我爱祖国的蓝天》是阎肃的“兵歌”成名作。短短几行,写尽了飞行时的英姿与潇洒,写尽了空军指战员的信念与豪情。

阎肃的作品大多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情到浓时,自然流露,毫无矫饰。

1959年,阎肃被安排到广东佛山空军某部体验生活,那时他的主要任务是擦飞机。时间一长,他跟机械师、机械员、无线电员、飞行员全交上了朋友。一个傍晚,放飞训练的战机陆续归航,只有他所在机务小组的飞机迟迟未归,全组人眼巴巴地望着晚霞尽头的那片天,没人走动和说话。看着战友们那渴盼的眼神,阎肃心中一动:我们的心都在天上,我们都爱这蓝天。他心中的情感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出口,很快,便创作出了《我爱祖国的蓝天》。

一次,阎肃到沈空航空兵某师采风,战士们跟他掏心窝子:“常常觉得憋屈。”原来,当时社会上常把当兵的叫作“傻大兵”。阎肃决定写一首歌,给大家“鼓鼓劲”。

“真正的标准男子汉大多军营成长,不信你看世界的名人好多穿过军装。天高地广经受些风浪,我们百炼成钢,因为人民理解我们心头充满阳光……”

散发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蓬勃朝气,《军营男子汉》从阎肃笔下流出。经作曲家姜春阳谱曲,这首歌就像长了翅膀,没多久就飞遍了全军,座座军营回荡着《军营男子汉》的嘹亮歌声。

“部队文化怎样才能让年轻人主动吸收、接纳、传播?除了展示军人的吃苦耐劳,还应该把他们的帅气、青春、时尚表现出来。”阎肃说,一个艺术家需要童心和激情,应该从生活中汲取新鲜元素,否则就会落在时代后面,作品就没有生命力。

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一提到阎肃,连说了几个“佩服”。2008年,舒楠担任一部电视剧的配乐和主题歌作曲,电视剧导演对谱曲要求很高,既要时尚又要有地方特色。舒楠压力大极了,但无计可施。求助阎老,他马上帮舒楠找到了思路,“为什么不把它写成周杰伦式的说唱音乐?”按照这个思路,舒楠在整个音乐中加了16个小节的说唱,出来效果非常的好。

耄耋之年的阎肃常常笑称自己是“80后”,生活中的他也确如“80后”年轻人一样,热情拥抱新事物。他自称是李宇春的粉丝“老玉米”,在《江南style》《小苹果》火起来之前他就推荐同事关注。他喜欢和80后、90后年轻人聊天,有士兵演“B-BOX”,他懂,哈哈大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

说到自己的优点,阎肃唯一承认的就是“勤奋”。妻子李文辉说:“老阎的驼背就是证明。我看过他中学时的照片,身板挺直的。30岁前,老阎连一个休息日都没有,常常是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书看一天。”

阎肃的家中有整整一面墙的书架,全部塞得满满当当。易卜生的戏剧,“李杜”的诗选,托尔斯泰的小说,甚至民国时期的“三六九画报”……“万卷藏书”是阎肃最为得意的财富。

除了看书,他还爱看报。年轻时在图书馆看,后来就在家里看。他家订了十几份报纸,报箱比别人家的大一倍。出差回来,家里报纸攒成山,他“点灯熬油”也要看完。

看戏是阎肃的另一爱好。年轻时,他一到休息日就往戏园子跑,京剧、昆曲、川剧、清音、越剧、单双簧、评弹、梆子……哪个剧种有什么绝活,有什么精彩段落,他如数家珍。

“看什么都有劲儿”让阎肃成了名副其实的“杂家”“大家”。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曲艺家协会会员、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他忙得不亦乐乎;民族歌剧、流行歌曲、舞台表演、电视晚会,他“跨界”创作,游刃有余。

在阎肃的创作源泉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汪深邃的清泉。他爱看唐诗宋词、古典散文,直到病重,他一直惦念着让外孙和外孙女一天背一首唐诗,一天写一篇毛笔字。阎宇说,几十年来,熟背唐诗宋词几乎就是家训。

“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这首《前门情思大碗茶》是老舍“教”的。

“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这首《长城长》是受了李贺、王昌龄的启发。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首《雾里看花》是从川剧《水漫金山》中找到的灵感。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首《唱脸谱》是逛戏园子的“副产品”。

谈起自己的作品,阎肃总是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