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小财政撬动社会大资本(2)
为激发村民美丽乡村建设热情,该市规定,每个村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后,市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为保证财政资金规范使用,该市首创了“三轮”验收机制。每个村的项目建设完工后,必须经过乡镇自验,市委办公室、市委农工部复验,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验三道关口,验收后才能拨付资金。但每村100万元的奖补资金只能先拨付90万元,剩余10万元要等到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等召开会议,形成资金使用情况纪要上报审核后再予以拨付。
“实行财政资金先验收、后拨付机制,确保了资金公开公正和科学使用。”刘玖锁介绍,该市目前已有150个村通过验收。此外,对于部门、企业、社会捐助资金,该市要求各乡镇纳入美丽乡村基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年终要形成资金使用情况纪要上报。
运用市场机制发展“乡村游”
9月30日,第13届冬枣节在齐家务乡西聚馆村启动。57岁的枣农刘巨照和老伴早早来到冬枣节举办现场,在地上摆了自家的冬枣,供游客品尝,并义务向游客讲解入园采摘注意事项。
西聚馆村是个农业村,以种植冬枣为主。该村在改造民居、硬化道路、美化环境的同时,深入挖掘冬枣采摘等旅游要素,联合东聚馆等村庄,发展独具特色的“冬枣乡村游”。西聚馆村委会主任刘元熙介绍,为了留住游客,该村开办了多家农家院,提供野菜素包、柴锅炖鱼、粘卷子等乡土美食和住宿服务,让游客感受地道的乡村生活。
“既要创建美丽,更要经营美丽。我们有些村具有特色文化、生态资源,但景点较为零散、不成规模,我们就把多个乡村串连起来打造旅游片区。”刘玖锁介绍,该市专门聘请北京创维乡村旅游策划公司,对这些村子进行包装规划,推行“串连乡村游”,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为加快乡村旅游开发,该市鼓励各村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小堤柳庄村依托河北柳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该村枣树产业和村庄景点进行产业化经营。在公司的承办下,该村9月底举办了首届小堤柳旅游节,向游客提供冬枣采摘、游览乡村风光、品农家菜、体验民俗等服务,引来游客3万多人次。
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以小堤柳庄、王庄子为中心的田园风光旅游片区,以常庄等村为代表的城郊型旅游片区,以赵家堡、刘家堡等为中心的特色渔村旅游带,以孔店等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旅游片区,以聚馆、大麻为中心的创意文化旅游片区。今年国庆节假期前3天,该市乡村旅游就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其中外地游客5万多人次。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