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孟村:盐碱地里种工厂

时间:2015-09-16 19:3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张近情、戴绍志 通讯员张莉、宋月辉

有人曾用“盐碱地不丰产、近海县不靠海、油区县不出油”来形容孟村回族自治县资源匮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既没有铁矿资源,也没有钢铁企业的贫困县,却建成了“中国弯头管件之都”。2014年,该县管道装备企业“胃口大开”,“吃”钢1000余万吨,产值达150亿元。

解放思想,小县发展“吃”钢产业

“孟村有经商的传统,目前全县管道生产销售从业人员6万人,除港澳台外,国内地级以上城市都有我们的经销点。”孟村回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俊义说,“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思想解放。我们想,盐碱地种粮食不行,那就‘种’工厂。这里临近华北、大港、胜利三大油田,主打产品靠近市场,丰富的可开发土地就是我们的资源,发展弯头管件产业大有可为。”

上世纪70年代,当了多年工人的该县高寨镇流潭村村民高从让从辽宁归来,帮村里建起孟村第一家弯头加工厂,敲响了沧南地区工业生产“第一锤”。

“一石激起千层浪”,流潭村模式很快被复制推广。到上世纪90年代,孟村成长起数百家弯头管件企业。目前,孟村已聚集起弯头管件企业1800多家。

但孟村人并没有陶醉。“钢铁业的‘寒冬’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产业链条短,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管道装备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作为钢铁产业链的一部分,如果不加速转型,管道业的‘冬天’将更加寒冷。”孟村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宝芳说。

站在了转型升级十字路口的孟村,再次开启了解放思想的“总阀门”。

“延伸链条是管道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也考验发展智慧。”张宝芳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企业主动求变。“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开始整合企业产业链,把产品服务与加工生产融为一体,建立产品安装人员专业施工队伍,负责管道设备现场安装和产品售后服务跟踪,不仅增加了利润来源,而且有利于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江丰管道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宴将说。

政府搭好平台。为促进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建设,孟村成功引进投资12.5亿元的新加坡管道装备标准化制造基地项目。张宝芳说,此次借助新加坡管道基地项目,统一建设占地近700亩的高标准厂房、办公楼和宿舍等,本地企业以租用或购买的方式使用场地,这样既节约企业升级的启动资金,又可快速实现标准化运作。

技术革新,“大路货”转型“高精尖”

“孟村中低压管件国内产品市场覆盖率达80%以上,这也反证了产业欠缺高精尖产品。”张宝芳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份额,必须解放思想,持续不断打造‘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拳头产品和拳头产业。”

“很早以前,孟村弯头管件技术是共享的,谁都用,但谁也不想投入,都在做‘大路货’。”孟村科技局副局长王广赞说,“过去小口径弯头的生产都是采用煤气加热,既不环保安全,劳动强度又大,质量也没有保证。”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