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楷模】“拼命书记”范振喜(2)
范振喜一次次往二哥家跑。“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儿把我推到支书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谋福。”
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里统一管理,但也从此不再认他这个弟弟。
其他矿点见范振喜秉公办事,都主动完善了合同,理顺了承包关系。这次收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了模样。
2004年,坐落在周台子村的国有启星矿业改制,许多人找到范振喜,动员他以个人名义买下来。
这是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每年至少有几千万元的纯利润,几年下来就是亿万富翁。可这也是村集体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一个机会。
面对选择,范振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通过改善经营,到2010年,周台子村年生产总值超4亿元,实现利税8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2013年,周台子村铁矿年产值近3亿元,而范振喜却决定把矿卖掉。尽管范振喜在村里颇有威望,但对于这个决定,仍有不少村民骂他是“败家子”。
彼时钢铁行业还未进入“寒冬”,但经常外出考察、坚持学习的范振喜敏锐地意识到,单纯靠铁选业,发展不能持久。为了统一思想,他一次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帮村民分析经济形势,梳理发展脉络。
最终,经村民表决同意,铁矿以3.6亿元的价格被成功拍卖。靠着这笔收入,周台子开始对外金融投资,现在每年稳定收入1500万元以上。
事实证明了范振喜的眼光。铁矿拍卖不到半年,铁精粉价格暴跌,现在更是跌破成本价,每生产1吨赔100元。对于范振喜当时的决定,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秉持一颗公心干事,良心不亏、底气才足、看得才准。”范振喜说。
秉持一颗廉心做人,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
在周台子村廉政教育展室,保存着一张发票。村里买一个56元的插线板,发票上签着村“两委”5个人的名字。
周台子村的“家底儿”越来越厚,但花钱“抠”得越来越紧。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大事村民代表说了算,小事由理财小组监督,不瞎花群众一分钱”。为了让财务更加公开透明,村里由一支笔签字改成五支笔签字。只要是村里的工程,无论大小,村“两委”班子的亲戚一律不允许沾边。
范振喜常说:“我是党员,又是村里的当家人,必须走得正,行得端。”
村里有十几亿元集体资产,范振喜的福利与普通村民一样。他妻子是家庭妇女,儿子在外地工作,亲属没有一人在村办企业和村班子工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