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让历史昭示未来——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2)

时间:2015-08-31 19:4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四)

“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哪里灭亡!”一部河北抗战史印证着这样一个真理: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有学者说,自1937年起,太行山就像一道坚强的民族抗战的脊梁,傲然挺立于华北大地。

这里,最多时曾抵御了三分之一的侵华日军、一半以上的伪军;这里,曾创造了“9000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传奇;这里,曾打响一个又一个威震敌胆的战役;这里,曾埋葬了不可一世的日军“名将之花”……

然而,和1935年时相比,1937年的太行山岩石依旧、林木依旧,那又是什么,让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由“沦陷”到“脊梁”的反转?

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密使卡尔逊上校,在两度考察华北敌后战场后指出,“八路军深入敌人的后方发动游击战争……这是争取胜利的最大条件。”他发现“这支军队(八路军)力量的源泉在于道德灌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军队和人民了解为什么而战”,并且规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约束部队的行动,决不允许像旧军阀军队那样践踏人民的权利。而美联社记者贝尔登则写道:“农民经常告诉我‘八路军就像我们的亲爹娘一样’。共产党反过来则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是我们的爹娘’。没有比这更能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权力的性质了。”

就这样,两位来自异国的旁观者用自己的见闻给出了历史的答案:正是一个一切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并用铁的纪律和规矩保持和展示先进本色的政党,在敌后动员、团结起了最广泛的抗战力量,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五)

“我们要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就必须把广大的人民群众造成‘人山’。”

当全面抗战进入第二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向着平原地区蓬勃发展之际,率部进入冀南平原的徐向前提出了这个著名的论断,并强调,“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力量,也只有这伟大无比的活动的人的力量,是日寇无法战胜的力量。”

这里不再多列举那些忘我收留、掩护子弟兵的“堡垒户”,也不再回忆“她对伤员胜亲人,伤员把她当亲娘。养好伤,返战场,冲锋杀敌添力量”的歌谣,只要听一听侵略者的哀叹,今天的我们就能感受到“人山”的伟力——

在大龙华之役缴获的日寇文件中,记录着敌酋桑木师团长这样一段话:“晋察冀的组织,简直是神秘微妙、不可思议的组织。老百姓可以随便用一个眼色,一个手势,就互传讯息,传递抗日军所要的消息,而且传递的速度,比电报、电话还要‘快速’。”

70年前,将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河北人民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在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里,“不管什么样的山,也没有这样的山好。”

今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依然必须牢记,只有人民才是最可依靠的力量;依然要用为民族、国家、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以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引导,让国家、民族和个人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让“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成为最广大人民内心的自觉和统一的行动。

(六)

历史的进程跌宕起伏,但最关键处往往就那么几个——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谨以此文致敬燕赵大地上的抗日英烈,致敬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英雄:你们的英名不朽,功绩长存!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每一次纪念,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谨将此文献给今天所有戮力前行的人们: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