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
冀文轩
(一)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当前,河北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让全省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必须广泛凝聚力量,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二)
目标引领方向,方向凝聚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纲领,也是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结合河北实际,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的奋斗目标。这是河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冲刺”阶段发出的动员令、吹响的冲锋号。
但宏伟目标变成现实,任务十分艰巨,时间非常紧迫,绝非一件易事。河北现有贫困群众410万,特别是燕山太行山山区、黑龙港流域和环京津贫困带,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难啃的“硬骨头”。这迫切需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统一思想,就能步调一致;凝心聚力,就能战无不胜。我们必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真正形成万众一心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三)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谋势,是决策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善谋势者必成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战略目标,是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里程碑,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是内生动力。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集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能量。
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省上下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在全社会形成尚法、尊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基护航。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支撑。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要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忠诚、干净、担当”要求,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严格各项纪律,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共识和力量。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