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顺: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2)
我省是民族工作大省,55个少数民族齐全,有6个自治县,3个民族县,33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去年全省民族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068亿元,人均32000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54.6%、22.3%;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少数民族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由“十一五”末的12793元、3572元,增加到去年的20873元、6872元。同时,我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大。
周本顺在讲话中指出,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十八大后中央第一次对民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领民族工作,深刻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认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深刻认识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新要求,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实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周本顺指出,民族地区必须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这些年来,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我们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地区不能落伍,民族聚居地区不能掉队,没有他们的小康,就没有河北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要缩小差距,就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把政策动力和内生动力有机结合起来,使民族地区经济在较长时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一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民族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把林果业、旅游业、新能源、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民族手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产业搞上去,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通过“互联网+”,更好地展现魅力与生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把民族印记贯穿到产业活动中。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县城和乡村建设。各民族县、民族乡、民族村都应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明星卫星城或特色文化旅游村。无论是县城建设,还是乡村建设,都要体现民族风情,在布局、建筑、设施、雕刻、绘画、色彩等方面,更好地彰显民族文化。三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本钱”,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丢了这个“本钱”。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规划,下大力推动重点工程的实施,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这一有利契机,在铁路、高速、省道、国道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把民族地区优先纳入其中,打通对外联系的“大通道”。同时,加强县乡公路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覆盖民族聚集地区的现代交通网络。河北的民族县、乡都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民族县、乡,县城是“都市卫星城”,乡村是“都市乡村”,农业是“都市农业”,在这个定位基础上,再加上民族特色,经济发展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周本顺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民族地区的民生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全面抓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社保、扶贫等工作,特别是为困难群众兜好底、服好务,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坚持就业第一,优先支持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少数民族特色技能型产业,落实好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要完善民族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入学率,让适龄的孩子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体、特困家庭,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扶到具体户,对特殊困难群众,建立帮扶和救助机制,织好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