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河北省政协常委鲁平:加快合作平台建设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时间:2015-05-01 20:3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河北省政协常委 鲁平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京津冀产业有效对接与转移,对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河北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产业转移合作平台建设,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推动我省科学发展。

  当前,我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出现新动向,呈现出新特点:承接产业转移的增速加快,转移的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承接与转移并存,产业转移的资金、规模、数量、频率呈现加快发展趋势。但我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链条不紧密;环京津贫困带严重制约着三地产业转移发展进程;技术水平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京津冀之间的产业转移等问题。为此建议——

  拓展对接合作平台,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河北省应加快建设京津冀产业对接合作聚集基地,拓展提升产业对接平台,抓住京津结构调整和增量扩充的机遇,与京津的央企和大型企业对接,大力引进和推动若干大型制造基地项目。拓展延伸产业对接协作新空间,积极推进以沿海港口区域为主的京津冀对接集中区、产业对接专业园区建设,促进园区跨区域合作,促进京津冀产业对接进一步集聚、提升。

  完善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建立支持产业深度对接的长效机制。用足用好现有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支出对新兴产业合作的倾斜力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区域生态定价及补偿机制的制定。

  加强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京津冀产业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随着京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京津冀的关系正在由竞争主导型向协作主导型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利用京津重点产业的关联效应在冀北地区培育形成相关产业群,以产业群或产业带为基础与京津展开协作,在协作中谋求发展。

  探索京津冀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促进三地产业共同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明显不同,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京津冀产业梯度性和互补性,选择进行产业双向转移。通过积极探索三地产业优势互补的协作模式,促进三地产业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我省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与升级。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