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政策要闻 正文

有一种作风叫“马上就办”:让“马上就办”源自内心

时间:2015-04-25 21:0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为人民服务是宗旨,让人民满意是目的,对人民负责是关键。这一道理并不高深。按此要求,“马上就办”并非苛求,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干部那里,“马上就办”仍然稀缺呢?

有人说,拖着不办是在“等着意思意思”;有人说,行动迟缓是官僚习气使然;也有人说,反应迟钝不过是机关病的一种表现……其实,这些都是思想深处问题的外在表现。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松一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做不到“马上就办”,从主观方面来讲,归根结底就在于缺乏爱民、为民之心,缺少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的责任感。在他们看来,群众的事不过是“别人的事”,为群众办事只是“要我做”,甚至是“不得不做”,而不是源自内心“我应做”、“我要做”。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郑培民为什么看到群众的问题就吃不下、睡不着,并以“马上就办”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衷心爱戴?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坚定信仰,都有“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情怀。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一个个优秀党员干部,用发自内心的爱民为民之举,对如何做到“马上就办”作出了完美的解答。

源自内心,才能真诚真挚;成为自觉,才能坚定不移。有了来自内心的感情,党员干部就有了为群众办好事的热心、办实事的诚心、解难事的决心;就能够以群众之心为心,视民之伤如己之伤、视民所急为己所急,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马上就办”,而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打哑谜、玩“太极”,推一推、拖一拖、放一放,也不会对群众“敲门敲断手、盖章跑断腿”的状况无动于衷,更不会设置障碍、故意刁难,明里暗里拿权力变现……

《孟子·离娄》篇中大力推崇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民情怀和责任意识——禹认为天下有人淹在水里,是由于自己治水任务没有完成;稷认为天下有人挨饿,是由于自己工作没做好。因为能够把群众遭受的苦难,看作是自己没有尽职尽责所致,所以他们比自己受淹挨饿还要着急。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要求当地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任福建省长时,曾特意选最热天的正午带领导干部到棚户区调研,目的就是让大家从切身体验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马上就办”的主动性。

“马上就办”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要求,更应源自内心。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群众当作亲人,倾心关怀、倍加呵护,又何愁“民有所呼,我有所闻;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和“马上就办”不蔚然成风?(周丹平)

相关新闻: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
奋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高志立: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

河北省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举行汇报演出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动员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赵克志许勤出席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