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顺:绿化是最普惠最公平的民生(2)
在沿途与陪同调研的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流时,周本顺说,领导作任何决策,都可能出错,唯独种树,永远不会错。这是最普惠、最公平的民生。我们经常讲要善政善治,种树就是善政善治。
周本顺指出,从根本上说,生态环境是河北发展的最大瓶颈。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首先是从砍伐森林开始的。种树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治本措施。进一步说,种树有百利而无一害。树多了,可以净化空气,也可以涵养水源。既有生态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既惠及当今,也福荫子孙。种树是种美,也是种钱、种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应该为后人多栽树。
周本顺指出,这几年,我省植树造林的势头很好,每年都以四五百万亩速度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13年我们抓了城镇和村庄绿化,2014年重点抓了铁路、公路、河道两边的廊道绿化,今年开始抓环湖、环京津成片森林带建设。从明年起,我们要在继续抓好上述绿化的基础上,大规模绿化太行山、燕山,使太行山、燕山成为“森林山”。按照这个部署一步一步推进下去,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河北。
周本顺指出,石家庄的平原地区,造林往往容易造成与耕地的矛盾。但只要有见缝插针的精神,平原绿化就大有作为。所有城市都绿了,村庄都绿了,廊道都绿了,一个城镇就是一团绿洲,一个村落就是一片绿洲,一条通道就是一条绿廊,整个华北平原就会成为一个大绿洲。
周本顺指出,河北是全国的小麦主产地,又是京津的生态涵养地。我们要在确保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670亿斤粮食、确保270亿斤小麦的基础上,调出一部分地搞经济林。山区宜耕地也可以多搞经济林。这个力度可以大一点。核桃、梨、枣等都是河北的优势品种,在全国也有一定名气,多发展不愁市场。林下还可以种苜蓿、药材等经济作物,发展养鸡等。这要成为一种开发模式。
周本顺强调,植树造林,人人有责,但最根本的,是要靠市场机制,把造林作为一种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塞罕坝林场以及各地近年来造林的经验,都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最关键的是要把林业政策放活。有的大面积荒山,政府拿不出钱绿化,可以让工商企业去干,拿出一点地作为建设用地,既可以把荒山绿起来,又可以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周本顺强调,植树造林要付出成本、付出汗水。为了河北的山清水秀,我们应该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干下去。市县乡村各级领导,都要把自己的城市、乡村、单位绿化起来,把宜林的地方绿化起来,实现城在林中、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干几年,能使这个地方绿起来,这是很了不起的政绩。对领导干部考核,这是重要指标。尤其是对山区,要把植树造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摆在同样的位置。一个时代要解决一个时代的问题。满目青山、遍地绿洲,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要解决的问题。人们会记住我们这一代人付出的努力。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廊坊市 “大众冰雪进校园”正式开幕
- 2石家庄市新华区举行“学习十九大精神书画展”
- 3赵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惠民演出举行
- 4乡村振兴开启美丽井陉建设新篇章
- 5攻坚克难促发展 扬帆启航新跨越——无极县教育
- 6高邑县打造红色文化基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 7新乐市创新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 8邢国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