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共建石墨烯产业高地 试水石墨烯产业一体化(2)
共破生产技术成熟度不高难题——理顺创新链条,共降石墨烯生产成本
孟英,是河北石墨烯行业最早的拓荒者之一。从2009年接触石墨烯算起,已在这一领域坚守了7年。作为唐山建华实业集团总裁,这几年,他从建筑检测领域转型,搭上自己全部身家进行石墨烯研发。
凭着多年对石墨烯行业的认知,孟英认为,高质量、低成本宏量生产工艺是当前石墨烯实现产业化、进入应用领域的关键。
这一点,在刚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里得到印证:受石墨烯材料生产技术成熟度不高、产业化应用路径长等因素制约,我国石墨烯材料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尚未完全实现,还存在技术转化能力弱、工装控制精度低、质量性能波动大、生产成本比较高等问题。
7年来,孟英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试图解开已有制备技术不能量产石墨烯的原因。
破解产业化难题,实现技术突破,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搞研发。“单靠企业自身能力有限,北京、天津两地拥有密集的高校、科研机构、高精尖人才等创新资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我们要与京津共同营造一个跨区域的石墨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建华快速突破石墨烯产业瓶颈提供支撑。”孟英说。
如今,建华实业集团的百吨级石墨烯生产线已经投产。“我们用了5年时间将石墨烯制备工艺更新了八代,实现了产量从1克到500吨的突破。”孟英说,生产线建成后,建华生产的石墨烯成本降到60元/克,远远低于600—800元/克的市场价。
这个过程中,京津冀三地的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建华石墨烯样品的一些关键性数据由清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分析。多个批次的石墨烯产品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科研机构进行试用。
“依托市场化模式研发生产石墨烯,产学研机构间横向合作是大势所趋,这使得石墨烯产业正在从技术创新向应用方案集成的模式转变,合作单位间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正在深度融合。”专家认为。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粤壁挂炉商会“匠心守护”, 启动2017“暖心 舒
- 2飞凡杯2017CGL粤港深篮球争霸赛,6支战队争夺团
- 3河北美术学院2017年首期曲阳石雕培训班正式开班
- 4凯翼X5焕新驾临,快嘴华少变身造车合伙人
- 5国美华人金融:把钱存银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68万级SUV高性价比之选,凯翼X5为热爱,再趣野
- 7美丽河北 一路有你”百度盘古精准扶贫——彩虹
- 8成熟配套给你精彩生活 庄里这些楼盘让你活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