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千店一面”成常态 商业综合体如何突破同质化(3)
“综合体的同质化另一根本原因是商业资源的同质化。”王广策说,无论是娱乐、休闲、餐饮还是购物,国内主力店品牌屈指可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闭着眼或扳着指头数也就那么几家可供选择。
当商业资源的同质化遭遇综合体定位、功能的同质化,两者叠加,不仅仅是对消费者,对开发商而言后果也同样“很严重”。“稍稍有点影响力的品牌,开出的入驻条件都很苛刻,给的租金低得可怜,恨不得让你倒贴”,一位开发商接受采访时说。
品牌资源的有限性在河北市场更为严重。“七八年前,我们曾想引入一家国际知名地铁快餐品牌,人家北京总部在电话里连见面时间都懒得预约,因为在他们看来,石家庄消费水平还不够,短期内没有开店计划。”在当天的峰会现场,一家商业综合体的运营负责人提及往事,连连摇头。
“针对河北商业缺乏全国知名连锁品牌的现状,此次峰会主办方首次将二十余家全国品牌带到河北。”中经联盟秘书长、河北省住宅与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委会主任陈云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商业地产全产业链服务机构,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赢商网河北站首次将其全国品牌资源带到河北,目的是使这些品牌了解河北发展现状,并有机会直接与购物中心对接,以化解商业地产招商难、运营难等问题。陈云峰说,这也将成为赢商网河北站未来持续推动的活动。
“综合体不断研究消费需求,不断补充新兴业态,也是其对抗同质化的良药。”王广策说,包括保龄球馆、高尔夫球馆、艺术展馆以及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医疗美容等,城市综合体都可以根据各自定位有选择地更新和补充。国外和一线城市先行者的经验表明,这些“另类”消费更能带动人流量的增长,成为突围同质化的利器。数据显示,文艺类业态尤其是各类展览本身门票收入并不高,但能带来20%以上人流量增长。
问题三:综合体开发缺少合理规划 对策:凝聚行业智慧,提升专业水准
在第六届中国商业地产产业化峰会现场,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开发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综合体的同质化竞争。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责任铸就“红公民” 王老吉获“中国责任品牌”
- 2 石家庄今夏供电形势趋于紧张 最大负荷量创历史
- 3 探访驻石高校创新创意创业成果展:“创客明星
- 4 石家庄货运中心服务678家企业尝鲜95306网上服
- 5 国开行与沧州市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
- 6 大额存单上市 石家庄个人客户反应较平淡
- 7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围释放什么信号
- 8 河北省出台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