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千店一面”成常态 商业综合体如何突破同质化(2)
近两年,体验型消费理念风行,商业综合体纷纷加大餐饮、娱乐、亲子等体验式业态比重,新一轮“同质化”苗头已显现。王广策说,比如影院,已成为综合体的标配,儿童乐园进入综合体也已成为趋势。
同质化不仅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新奇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综合体陷入争客流、争资源的恶性竞争。有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同一个城市,商业综合体“迭代”迅速,各领风骚“一两年”已成常态,这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同质化,找到“最好的自己”?王广策认为,首先要认真研究消费需求,以区域消费需求支撑综合体的主题定位。而不是一窝蜂地追赶流行。“每一地块、每一区域都是唯一的,只有立足于这一‘唯一性’的商业综合体定位和业态配比,才是有现实消费基础的定位,这也是对抗综合体同质化的良药。”比如北京蓝色港湾欧式商业小镇——商业街区主打异国风情,同样是在北京,前门大街则强调其中国文化特色。
“综合体的‘千店一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商业地产多年来形成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模式。”新源控股商业地产副总裁陈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另一角度探讨了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的原因及突围路径。他认为,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重销售轻运营,关注点多着眼于给投资客户“讲故事”。商业地产的发展应当回归到以“商业”为主导的本质,根据各地不同市场环境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商业定位,以不断创新运营的理念赢得更多的商机。
问题二:品牌资源有限加剧“千店一面” 对策:不断拓展新资源,补充新业态
ZARA、H&M、优衣库、星巴客、哈根达斯……不仅仅在河北,走进全国任何一个商业综合体,你会发现,上述品牌已成商业综合体标配。“十多年前出差到外地城市,还会抽时间购购物,给自己选件样式和风格跟石家庄不一样的衣服。”在省会一家事业单位供职的刘女士对此感慨良多,她说,现在到哪个城市遇到的都是这些品牌,从餐饮到服装基本一样,也就没了闲逛的兴趣。
在刘女士看来,商业综合体的同质化已深入到了“每一个毛孔”,这种模式化的消费体验,彻底破坏了她异地购物的兴致。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责任铸就“红公民” 王老吉获“中国责任品牌”
- 2 石家庄今夏供电形势趋于紧张 最大负荷量创历史
- 3 探访驻石高校创新创意创业成果展:“创客明星
- 4 石家庄货运中心服务678家企业尝鲜95306网上服
- 5 国开行与沧州市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
- 6 大额存单上市 石家庄个人客户反应较平淡
- 7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围释放什么信号
- 8 河北省出台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