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文化讲坛大运河]挖掘大运河精神 弘扬大运河文化
——访社会

时间:2017-07-31 10:5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挖掘大运河精神  弘扬大运河文化

  ——访社会学者、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

  记者 商棠

  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两项人造工程令世界震撼:一个是横亘东西的长城,雄伟壮丽,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是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博大灵动,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河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大运河不仅是历史上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即使到了今天,在贯通南北大动脉中,大运河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日,就如何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更好地挖掘大运河精神、弘扬大运河文化,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记者采访了著名社会学者、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

  记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

  梁勇:在不久前召开的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上,许勤省长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在河北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大运河河北段全长530公里,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五市,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大运河2014年成功申遗,河北省南运河沧州—衡水段、连镇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两点一段”列入其中,是河北省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是文化工程,也是精神工程、发展工程,与河北省运河沿岸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密切相关。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擦亮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文化符号,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河北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能。

  记者:河北大运河文化非常厚重,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梁勇:我认为,广义的大运河要从西门豹漳水十二渠说起,曹操开凿平虏渠、利漕渠、白沟,隋朝的永济渠、元朝郭守敬的通惠河,都与河北密切相关。大运河不仅是漕运通道,也是古代河北的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叶之路、海盐之路的通道和组成部分。廊坊的白河、北京的通惠河,是马克思写到的古代中俄茶叶之路重要通道。

  河北的大运河文化带内涵丰富,诸如河间献王刘德与“实事求是”、毛亨、毛苌与《毛诗》、董仲舒与《春秋繁路》、曹操、刘靖修车厢渠、河北郦道元《水经注》、张华《博物志》、沈括《梦溪笔谈》、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等历史名人及其著作,都是大运河文化带的辉煌篇章和文化资源。

  记者: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梁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仅需要文化工程等物质文化载体,也需要弘扬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我想,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仁厚、自强不息等方面。

  大运河因进取而生,决定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大运河无论是追溯曹操的平虏渠,还是隋炀帝的永济渠,都以进取为目的,为统一天下而修筑。曹操北征乌桓,隋炀帝北征高句丽,在于进取,维护统一,而不是被后人妖魔化的所谓腐化。

  大运河因水而灵秀,赋于其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大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而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利天下而不争等关于水的美德,在大运河有着充分的体现,。

  大运河还具有包容、仁厚的精神特质。大运河是一条商贸、驿务、政务融合,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之河。隋唐以来,来自昭武九姓的粟特人,从中亚沿着丝绸之路、瓷器之路来到中国,沿着大运河南下北上,在与中华多民族贸易与融合中,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促进了大运河文化繁荣,元明清以来沿着大运河的南粮北运,北棉南运,南瓷北运,融汇了中华多民族以包容、仁厚精神为主的智慧。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本底,大运河承载着英勇抗争的精神。驱逐鞑虏,振兴中华,在大运河文化中生生不息。民族危亡之时,在大运河畔发生的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廊坊大捷,抗日战争中,大运河沿线人们抗日斗争,河间白求恩精神遗产、回民支队马本斋的英雄故事,就是大运河精神的集中体现。

  记者:您对河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什么建议?

  梁勇: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河北要整合雄安新区建设优势,把京津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大运河文化战略整合起来,昭彰河北的文化优势与主动权。

  首先要建立机构,调研和规划先行。建立大运河文化带的协调机构,组织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普查,统一编著《大运河文化志》,编制《京津冀大运河文化带生态修复和文化建设规划》,编制与之配套的《京津冀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京津冀大运河文化带景观提升与公共艺术规划》等专项规划。

  其次要借势造势,把握机遇。坚持“世界视野,中国高度,本土特色”的理念,把京津冀的大运河与一带一路战略、瓷器之路、茶叶之路、海盐之路、驿务之路整合,体现大运河在丝路、瓷路、茶路、盐路、驿路的地位。把握中蒙俄罗斯三国联合申报“万里茶路”世界文化遗产工程的主动权,凸显河北优势。

  第三是用旅游思维完善产业要素。编制《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把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文化标志、产业要素、休闲服务、旅游小镇、美丽小镇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大运河标志性文化景观,包括大运河历史文化园、人文艺术长廊、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标志性码头、渡口、舟楫等文化载体,活化民俗、美食、镖师、武术、纤夫、酒肆、茶肆、演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文化智慧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让运河文化成为旅游新亮点、文化新产业,带动沿河文化扶贫和黑龙港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向世界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用历史学思维编著《京津冀大运河图录》《大运河故事》《运河名人》《运河名胜》《运河古镇》《大运河传统技艺》《大运河镖师文化》《大运河与一带一路》《大运河与瓷器之路》《大运河与海盐之路》等相关专著。拍摄《大运河文化》大型纪录片,制作《大运河故事》《大运河文化》广播、电视节目,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及其深远影响。五是做好产业支撑和资本驱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整合京津冀产业资本、智力优势,用好国家级专业团队与本土文化专家的整合优势,谋划大运河文化带产业战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打造大运河绿色生态带、文化旅游经济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沿河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沿河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提高沿河人民幸福指数和人民福祉。

著名社会学者、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梁勇

相关新闻:

明后两天 河北北部降水出没

河北省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定了!河北12地被委以重任,你家乡将变成这样……

司机朋友 您有一封新增测速点的通知 请查收

女子凌晨醉酒遭尾随抢劫 民警持续追踪6小时破案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