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迈向中高端,贵在精准

时间:2017-02-08 10:3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于勇 河钢集团董事长

  武义青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

  王大勇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持人]

  [开场白]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

  作为钢铁产量最大的省份,河北的钢铁工业已成为中国钢铁议题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在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2016年河北压减炼钢产能1624万吨、炼铁产能1761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但我们都知道,河北的钢铁产业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比如产品供给与用户需求存在错位,产品综合竞争力不强……可以说,河北钢铁产业的调整转型,除了去产能,还面临着增动能的内生需求。

  从钢铁大省迈向钢铁强省,我们的钢铁产业的发展新路到底该怎样走?

  强化市场倒逼推动去产能

  主持人:提到我省的钢铁产业,各界关注最多的就是去产能,过去一年,这项工作进展怎样?

  于勇:去产能是完全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适当压减产能,能够为钢铁产业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腾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对恢复钢铁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是必要的。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原来钢铁行业的产能规模是支撑两位数经济增速的,现在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肯定会进入一个相对过剩的阶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适当对钢铁进行减量是对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去产能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河钢加快实现产品和用户结构升级的重大机遇。无论是从企业未来、行业自律的角度看,还是从整个钢铁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角度看,去产能都应该是钢铁行业的主动选择。

  王大勇:就全省来说,去产能取得的进展也有目共睹,2016年压减炼钢产能1600多万吨,是原计划的两倍。能取得这样的进展,是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需要厘清的是,河北钢铁产业面临的任务是去产能,而非去产业。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

  王大勇:河北的钢铁产业,经历多年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量的峰值,从产能、产量到企业数量,各方面量的积累已经完成。目前,河北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一个从普遍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河北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落后的产能、严重过剩的产能化解掉。

  主持人:不久前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是我省去产能最为较劲的一年。对这句话,各位怎么理解?

  武义青:最为较劲,要搞清楚和谁较劲?在什么上较劲?2016年,去产能力度何其之大,但是我省仍然有钢铁企业顶风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这足以说明报告中这句话的深意。这显示出在钢铁产业去产能这件事上,河北还需要下大功夫。

  王大勇: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前期化解的产能有一些属于长期闲置的无效产能,下一步则多是在产的产能。2016年开始的钢铁价格回升,全行业扭亏为盈,势必影响企业去产能的积极性。

  主持人:那么怎样才能在这种较量中取胜?

  于勇:去产能是对钢铁行业延续数十年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一种彻底颠覆,也必将为大多数已经习惯于传统经营方式的钢企带来改革的“阵痛”。

  有些改变是需要外部动力的,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传统路径已经行不通,企业亟须寻求一种全新发展路径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倒逼机制来得更加有效。去产能正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倒逼企业颠覆传统思维模式与生产组织方式,在求新、求变、求突破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王大勇:我想一定要按照省里提出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产能真去真退”的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政策引导,严格排查核验,坚决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坚决防止违规新建钢铁项目。

  其中,为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尤其要落实好省里提出的“强化市场倒逼”的办法,也就是说要从环保、能耗、水耗、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能有序退出,而不是按地域、企业平均指标。

  武义青:就整个行业而言,真正的胜利,绝非毕其功于去产能“一役”,而应该有着更长远眼光。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河北下一步的去产能,河北则应该关注去产能后的下一步。

  去产能的目的是发展新的东西,那就一定要弄明白,站在新起点上,河北钢铁产业要拿腾出来的空间干点什么。迈上钢铁产业中高端之路任重道远,但我们必须精准发力。

  以产品升级响应需求变革

  主持人:钢铁产业要转型,首先该从何处着手?

  武义青: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产品,河北钢铁产业迫切需要补齐产品档次低这个短板。目前行业所遭遇的问题,从根上说,是企业生产的东西和用户需要的东西存在着严重的错位。一方面,作为大路货的产品比比皆是;另一方面,高端化的、个性化的产品却较少。

  这种现状是有历史原因的,过去河北钢铁产业的发展,走的是典型的资源加工型的道路,门槛比较低,资本进入容易,所以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产品都是白菜价。河北钢铁行业,应该沿着品种、品质、品牌的道路走下去,并使之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主持人:也就是说,河北钢铁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供给侧。

  于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表现在钢铁行业,就是原来追求“量大面广”的同质化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今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认识到这一点,谋划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才会有的放矢。河钢2016年重点所做的工作就是加快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钢铁企业的盈利模式、品种结构必须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变化。

  主持人:既然这样,我们如何改变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式呢?

  王大勇:河北钢铁产品在中低端市场拥有竞争力,在过去几年,钢铁业遭遇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河北的钢企依然有盈利。但这种优势,实质上是在拼成本,因而不可能出现超额利润,说白了,就是卖个苦力,赚了个苦力钱。这样的模式,就是要加以改变的。

  而今钢铁市场盈利模式发生变化,再依靠低成本已经不行了,河北需要弥补推行质量领先战略方面的差距,在增品种、提质量、创品牌方面下更大功夫。

  武义青:从既有道路转轨新的道路,最关键的是要打破对资源的依赖,打破那种长期依靠高负债支撑的发展模式、高成本支撑的生产方式、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与需求脱节的经营模式。

  主持人:围绕需求升级做文章,河北钢铁产业该作何调整?

  王大勇:河北钢企需要具备超前的眼光,不仅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还要善于引领下游需求。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求,还要着眼于满足潜在的需求。

  比如可以通过介入下游的研发,深刻把握下游的需求,并以此改革自己的供给,通过供应链创新,实现共创、共赢。

  值得关注的是,中低端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但这些需求的存在不应该成为河北钢铁行业拒绝升级的借口。

  协同创新弥补创新短板

  主持人:河北钢铁产业的装备水平总体上不低,但产品效益却不高,症结在哪儿?

  王大勇:我们虽然有了高端装备,但高端装备的先进性还没有进一步体现为产品的竞争力,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技术研发、资源配置等很多方面还在低端运行。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无法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

  于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生产线上。以河钢为例,集团已经汇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产线和工艺配置,几乎“武装到了牙齿”。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我们与世界一流企业在装备上的差距逐步缩小,有些装备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在盈利能力上还差距较大,这直接反映出我们在装备潜能和产线效能发挥上的差距。

  主持人:河钢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不做跟随者,是否就因为类似现象带来的反思?

  于勇:过去多年,河钢在技术方面始终是跟随者,迫切需要补齐这块“短板”,要做引领者。我们在2016年把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确定为向高端装备要效益,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考。未来我们给社会贡献的不应该只是钢材,而应该是技术含量更高的钢铁材料。

  主持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步?

  于勇:追求技术创新的道路,本身也需要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河钢的做法是加强产业资本与技术资源的高效融合,打造能够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平台。

  近年来,河钢不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与全球著名的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去年7月,河钢还与东北大学联合组建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国内首家校企合作实体化运作的钢铁技术研发平台。研究院不仅要着力解决制约河钢产业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助力河钢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更要主动承担我国钢铁产业技术的重大专项,在行业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武义青:协同创新对河北传统产业的跨越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说到底,我们的产业落后,落后的主要是技术。依靠河北现有的条件,集聚人才的优势并不显著。在此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与外部研发力量实现公共研发,不失为解决技术短板的有益探索,而且可能是主要途径。

  技术创新之外,还应该关注管理创新。例如,在管理层面,河北钢企需要减少管理层次,推行扁平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主持人:部分民营钢企实力不强,在科技创新上该如何作为?

  王大勇:河北钢企面临的问题,很多是共性的,因此就需要加强协同创新。

  我个人建议,省里可以组织成立跨界的研究院,聚集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打造公共研发平台,尤其要加大围绕下游需求的产品研发工作,加大研发力度,研发成果省内共享,这样可以提高我省钢铁产业的整体水平。

  主持人:这个过程中,政府该发挥什么作用?

  王大勇: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应该在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例如,推动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引导企业实现产品技术升级,发展非钢产业,让企业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经营资源要素在社会化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中得到合理配置等。

  “走出去”全球配置资源

  主持人: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最大新闻,莫过于宝钢、武钢的合并。这样的重组对于河北有什么启示?

  王大勇:宝钢、武钢合并,目的在于充分体现集约化战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在规模、品种、成本、技术、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持续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说到底,这是对资源配置方式的一种调整。

  对于河北而言,应该考虑的是,多大规模的企业更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从国际上看,一些规模不大的钢铁企业,实力却很强。对于河北钢企而言,更需要“强”一些,而非“大”一点。

  主持人:河北钢铁行业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大勇:河北的钢铁产业,无论矿石、生铁,还是粗钢、钢材,多年来从量上说一直都位居全国前列,且占比较高。

  而且,河北钢企的企业装备水平提升较快,普遍很高。要把这些装备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需要相配套的一流技术、研发、管理和操作人员,甚至营销人员。但目前来看,这方面还存在短板。民营企业缺乏人才,国有企业人才富集,但在效率上有待提升。

  主持人:河钢围绕资源配置的新探索,能否给行业提供一些借鉴?

  于勇:任何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都是同宏观经济形势和商业模式相辅相成的,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结构模式的变化必须适应产业发展生态的变化。去年8月份,河钢开启了以生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变革。核心是通过对各类要素的重新配置,实现“去中间层”和“去行政化”,打造一个流程最短、资源配置最优、路径选择最合理的制度设计。

  这场变革,旨在把企业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改革以及管理能力进行总动员和总释放,是一种全要素总动员,通过对企业资源重新配置和要素的重新整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全面激发和释放企业活力。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河钢近几年加快“走出去”,国际化发展走到了行业前列,河钢目前在海外布局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于勇:近年来,河钢集团紧紧抓住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期和国际产业资本重组的窗口期,稳步推进全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通过“全球钢铁制造”“全球营销服务”“全球技术研发”三大平台建设,打造“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世界河钢。目前,河钢直接或间接参股、控股境外公司70余家,形成“四钢、一矿、一平台”的基本构架,控制运营海外资产60亿美元,海外员工12000余人。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河钢将形成海外钢铁产能1000万吨,海外板块销售收入占集团比重30%。

  主持人:海外布局的历程,让河钢收获了什么?更多河北钢铁企业“走出去”还需要注意什么?

  于勇:我们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同步竞争,已经感受到,这可以更快地消除同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在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差距,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收获超越“经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钢铁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成功做法,这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我们发现,为克服企业规模扩张后带来的“大企业病”,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国外大型钢铁企业纷纷围绕市场细化和产品细分进行内部业务资源优化重组,使以生产线为中心直面市场的业务线条更加清晰化,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河钢当前推进以生产线为独立市场单元的扁平化变革,就是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大公司管理、小微化经营”模式。

  王大勇:我们期待能有更多河北钢企具备全球视野,不是单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从市场化迈向国际化,聚集资源,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开拓空间,使自身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相关新闻:

【去产能·河北有亮点】2017年石家庄再压减水泥
产能350万吨

机器人服务石家庄 科技产能推动城市向智能化迈进

 河北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

邢台巨鹿县举办发展顾问高端人才交流会

河北开国内煤炭市场化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先河
是推动市场化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