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社会民生 正文

14岁少年偷父母钱打赏主播 青少年成长如何避开陷阱?

时间:2016-12-13 19:2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14岁孩子为打赏游戏主播花光父母积蓄的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直播、游戏平台等层出不穷,青少年沉迷其中投入大量金钱的也并非个例。对此,法律有哪些相关规定?父母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

网络打赏“动动手钱就没了”

购买打赏钻石相对应的费用。

除了近日被报道的这位少年,7月一则标题为《12岁少年半月打赏网络主播3万余元,哥哥欲追回又被骗5千》的报道与其内容相似。均是青少年沉迷网络,为主播豪掷千金。网络主播真的如此让人沉迷吗?一位曾经打赏过主播的市民王先生表示,他曾经也很沉迷网络主播,送喜欢的主播各种礼物。“主播会念出送礼物人的名字表示感谢,但是能明显感觉到动动手指钱就没了。”他说。

为了解打赏过程,记者下载了某直播app,进入首页后看到很多比较热门的主播推送,点击直播后能看到各个主播的直播画面,直播过程中不断有网友送礼物给主播,这些礼物需要用钻石兑换,其中一辆游艇需要2333个钻石,而钻石则需要网友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花钱购买,其中交易数额最大的为1598元购买15980个钻石。

孩子无效消费款可追回 但举证有难度

对于青少年花光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的行为,北京市京悦律师事务所石家庄分所律师刘佳表示,已满十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人,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从事的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需要父母追认才能发生效力。如果父母不追认,其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按照法律规定,已经给付的钱物其父母可以要求返还。

刘佳分析,关于追回孩子所花的钱款面临一个举证比较难的问题,若家长想追回钱款则需要确定当时打赏的ID账号是孩子本人。而针对孩子偷花家中大额钱款,她认为,家长和商家都负有相关的责任,首先,家长有监管孩子的责任,不应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如银行卡密码等告诉孩子;其次,商家在接到未成年人大额钱款时,也有义务问清钱款的来源。

她提醒广大市民,虽然这些问题有相关法律规定,但网络发展速度快,法律监管等尚有不健全的地方,市民在运用网络时还需提高警惕。

教育孩子时父母也要规范个人行为

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都犯过错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呢?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刘萍表示,对于花光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的少年,其父母将银行卡密码告诉孩子的做法是错的。其次,未成年人不能自己挣钱,也没有理财能力,不应该接触家中如此大数额的钱款。

当今社会,很多家长为了打工被迫离开幼小的孩子,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更没有时间真正意义上陪伴孩子成长。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有些父母为了弥补时间上的缺失而用物质去满足孩子,容易造成孩子错误的观念。刘萍说:“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从小在家中长大,父母是对他们最有影响的人。孩子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她提醒家长,孩子在犯错后,家长不应一味的打骂,首先要问清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弄明白孩子是怎么想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然后再分析孩子的做法哪里不对,这样做会产生哪些不好的影响。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树立好的家风、家规。(记者 郑美芳)

相关新闻:

百度地图Q3城市拥堵排行榜:石家庄治堵效果显著 较Q2下降6名

2017长安汽车杯·青春愉悦跑在北京体育大学开跑

2017年中国·承德国际烟斗艺术展即将盛大开幕

【绿色发展看河北】保定大力实施“绿满太行”攻坚行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为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