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最严交规”推出满月 违法行为减少

市民们正在通过斑马线。

交通井然有序。
干净整洁的街道、通行有序的车辆、文明礼让的行人……连日来,许多石家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家乡变了,街道变得更美丽,各行各业服务变得更体贴、更人性化。这让原本就有着“幸福城”之称的石家庄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文明是自觉,更是习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受益。石家庄地铁即将正式开通,这座城市正向着文明之城阔步前行。从今日起,本报开辟创城之“大家行动大家谈”专版,如果您对文明城创建行动中各领域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气象有哪些感受和意见,欢迎拨打96399热线与我们探讨。今天,我们就先聊聊往昔的焦点:“过马路”。
大家都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也叫人行横道。为确保交通安全,驾车人自律很重要,行人行经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也同样重要。今年以来,省会石家庄的交通秩序发生了巨大改变。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大整交、治理交通拥堵。石家庄市政府更把治理交通拥堵确定为今年10件惠民实事之首。在此基础上,5月15日石家庄更是推出了“20条”最严交规、20条重点举措。
“最严交规”推出
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记者从石家庄市交管局了解到,为保障“双20条”的执行,省会交管部门对68个路口、42条路段交通标线进行重新施划,设置提示行人通行信号灯8套,新增禁鸣标志牌10块,礼让行人提示牌24块,安装直行、左转待行区显示屏4块,施划禁止停车标线52公里;综合采取斑马线前移、安装行人隔离护栏、增设非机动车右转车道、设置行人待行区等措施,疏堵并举规范路口通行秩序。
“双20条”一经推出,立即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并成为市民热议话题,初期效果也已显现。截至6月15日,共查处酒驾508起,机动车乱停乱放157598起,查扣“三车”473辆,处罚行人、非机动车15968起。
“最严交规”实施以来,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如今的省会,通过交规约束和规范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正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自觉意识。
那么,如今市民在过马路时又是什么样的?昨日,记者专程在省会街头进行了探访。
遵守交通规则大家现在自觉多了
时间:6月15日
地点:省会中山路与体育大街路口
这是省会一个较大的路口,紧邻石家庄地铁体育场站。这两天,正值省会市民体验地铁的日子,这个路口白天的人流量较往日增加了不少。
昨日上午10时,记者在路口看到,除路口中央有交警执勤,指挥车辆通行外,在路口四个角都有交警或协警引导指挥市民通行。当红灯亮起,走到路口准备通行的行人都自觉站到了红灯等待区。站在路边执勤的交警和协警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手势或挥舞指挥棒,就能完成交通的管理。这时,一名中年男子焦急地欲闯红灯通过,在交警讲明交通规则后,该男子回到等待区,直到绿灯亮起,才随大家从人行横道通过路口。
面对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一位正在路口执勤的协警感慨:“现在真的好多了。以前有人过马路时根本不看信号灯,现在大家看到红灯都自觉停下来,逆行过马路的人也都自觉下车推着走,和以前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了。”
和往昔相比,如今的省会市民出行大有改变,许多市民为交管部门的执行力度点赞,这与广大交警、协警的努力付出分不开。昨天,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对于过马路一事,大家感触颇多。
行人自觉走斑马线希望能坚持下去
采访对象:齐书太
年龄:85岁
职业:退休干部
我经常在水上公园附近遛弯,常经过友谊大街与联盟路这个十字路口。以前过马路时,常看到部分行人不走斑马线,有些人还在车流中横穿马路,红绿灯对他们好像不起什么作用,真替他们捏把汗。前几天,我再次从这一路段走过时发现,绝大多数行人能走斑马线,没有看到闯红灯、横穿马路的市民,几位交警正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车流和行人都在井然有序地行进。可见,对于交通安全,市民的重视程度更高了,绝大多数人比过去更加遵守交通规则。希望大家能将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坚持下去。我建议有关部门再加大些宣传力度,让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守法。
红灯时行人耐心等待开车踏实多了
采访对象:程良
年龄:31岁
职业:大学教师
我有十年驾龄,算是老司机了。上下班时经常开车经过红旗大街与南二环路口。以前,部分行人三五成群凑成一拨,即使是红灯,他们也会铤而走险在路口车流中穿梭,不太注意指示灯。有一次,我开车从北向南行至这一路口时,前面是红灯,我减速停下等待,当变为绿灯时,我慢慢起步,可是突然有个小伙子从车的右侧飞奔而过,我赶紧猛刹车,要不是刚起步车速不快,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现在开车则踏实多了,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十字路口。这几天我还没有碰见过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大家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我带5岁的女儿出来遛弯时,遇上红灯,就会在十字路口处的等候区内等待,家长应为孩子做表率,珍惜生命,自觉守法。我还注意到个别老年人在带孩子过马路时,还是不太注意红绿灯。因此,不能光靠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劝导,大家都应更加重视交通安全。
从“被约束者”转变为“自觉维护者”
采访对象:骆梦娜
年龄:26岁
职业:事业单位员工
作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我的出行工具是电动车。以前上下班高峰期时,会遇见一些不文明现象。比如在苑东街与中山路交叉口,由于这是个丁字路口,道路不宽,并且南北走向车辆不太多,所以出现过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指示灯由绿变红时,一些行人还会急匆匆地走过去,这样,正常行驶的车辆往往会被堵在路中央。我从这里骑车经过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撞着人。现在明显感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减少了许多,这个路口也顺畅多了。而且在各大十字路口都有交警和协警引导。遵守交通规则事关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应该从规则的“被约束者”转变为“自觉维护者”。
科学的规划提高了城市文明水平
采访对象:黎薇
年龄:35岁
职业:大学老师
不可否认,我们也许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凑够一撮人”中的一员。而且有些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不遵守交通规则。
随着创城的不断推进,斑马线清晰化、等候区的设置及合理的计时都让那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身影在石家庄逐渐消退。开车通过路口时,不再一味地往前挤,作为行人过马路时,也习惯了在等候区静候绿灯。现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在石家庄市各大路口,都能看到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手持小红旗,引导市民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科学的规划,让我们更好地规范了个人行为,提高了城市文明水平。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