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便利店废弃包子照样卖 厨房水池洗拖布(4)
专家说法
误导消费者涉嫌欺诈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认为,食品超过店铺承诺的废弃期后仍在出售,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即使食品没有变质,但如果隐瞒事实,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一种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要求商家3倍赔偿。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4小时废弃”的承诺一旦白字黑字写出来,就成为店堂告示,应该按照《合同法》规定履行义务。消费者冲着保鲜期购买餐品,废弃规定就会转化成合同义务,对企业形成约束力。如果过了自身承诺的废弃期标准,就是违约,并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甚至涉嫌欺诈。
“虽然目前没有法律规定餐品必须4小时一废弃,但如果企业承诺了废弃期限,并以此吸引顾客,那就必须执行。”刘俊海说,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不知道店铺所售餐品是否新鲜,这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以为店铺所卖餐品为新鲜的,实际上超过废弃期,选择权受到侵害;不再新鲜的包子等,还按新鲜食品的价格卖,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超过废弃期尤其是过夜的餐品,给健康带来隐患,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刘俊海认为,商家将过了废弃期的食品继续售卖,即使没有变质,但实际上是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比如,如果商家觉得过了4小时的食品没卖完但尚未变质,扔了实在可惜,可以有几个办法。一是告诉消费者餐品时6小时之前做的,降价20%;如果是10个小时之前做的食品,没有变质,可以打4折,并应该告诉消费者实情,并提醒多长时间之内要吃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用过的拖布会有很多细菌,在清洗池清洗时可能会造成微生物交叉污染。如果微生物在清洗池繁殖起来,严重情况下将造成消费者细菌性食物中毒。具体表现为上吐下泻、急性肠胃炎、发烧等症状,更严重的将会危及生命。
相关链接
全时便利店
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简称“全时便利”),成立于2011年,隶属于中国连锁商贸集团。其官网介绍,全时便利累积销售额突破8亿元,签约门店达200家,采用“快餐、饮品、便利、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超重资产运营模式。
2015年,全时便利正式展开全国布局,同时启动IPO计划。未来五年,计划投入100亿元,运用全新的“零售十互联网十金融”思维,实现“全国万店,三网融合”的蓝图。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