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正文

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简政放权 方便群众办事

时间:2016-04-27 19:2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出台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26日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人就文件出台的有关背景、目标任务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备受社会关注,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在面向公民服务方面,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证明我妈是我妈”等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屡见不鲜,群众办事“多头跑、重复跑、跨地跑”问题仍然层出不穷,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已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绊脚石”。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研究工作,成立了文件起草组,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了专项研究,并赴深圳等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一方案。

问:方案中提出“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任务,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答:“一号一窗一网”是方案的核心内容。

“一号”,是要实现“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例如提交证明材料的环节,通过各类电子证照“一号”关联,最终实现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政府办事的唯一标识,“一号”申请办理各类政府服务,避免让群众提交大量的证明材料。

“一窗”,是要实现“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群众服务窗口整合集中到一个综合窗口,从而避免群众办一件事折返于多个部门、重复跑路的现象,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的就近办理、同城通办、异地办理。

“一网”,是要实现“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一网”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要实现“政务服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通过积极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整合建设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政务服务渠道多元畅达,群众网上办事“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新华社记者赵超)

相关新闻:

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工作将纳入地方政府考核项目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传绝活聚产业汇大师 “村改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生活 时尚T台演绎古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 丨 一“发”一世界

湖北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五年来专项资金投入增千万元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