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正文

16省份发文清理“奇葩证明” 多地明确时间表(2)

时间:2016-03-25 23:0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部分地区将探索“容缺受理”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一些地区明确提出,将探索“容缺受理”制度。

“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陕西提出,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容缺受理”制度,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公示,办事部门先予以办理,再相应加强事后核查与监管,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高办事效率。

青海也提出,各部门要探索推行“容缺审批”,即:由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公示,办事部门先予以办理,再相应加强事后核查与监管,进一步减少由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提高办事效率?

西藏也表示,探索推行“书面承诺预先办理制度”,对符合相关条件并进行书面承诺和公示的申请人,办事部门可预先办理相关事项,再相应加强事后核查与监管,提高办事效率。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多地发“狠话”推动落实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今年仍然有一些地区曝出“奇葩证明”事件,可见破解“办证难”等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奇葩证明"给公众和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奇葩证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权力机构的“任性随意”,服务意识不足;二是由于信息不共享,职能部门间存在行政“堡垒”、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间各自为政、不愿担责;三是审批和证明异化为权力寻租的渠道,职能部门不愿割舍利益。

对于如何真正落实相关举措,解决民生“痛点”,各地也发出“狠话”。如,北京提出,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工作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追责力度,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整改,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坚决克服服务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重庆提出,要通过效能评估和网上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服务全程可考核、追踪、监督。规范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形成举报“受理处理反馈”制度,及时解决群众问题。(记者李金磊)

相关新闻:

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工作将纳入地方政府考核项目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短视频丨传绝活聚产业汇大师 “村改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生活 时尚T台演绎古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 丨 一“发”一世界

湖北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五年来专项资金投入增千万元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