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威县 “扶贫梨”让贫困户过上了“三金”生活

时间:2017-06-26 19:3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仲夏时节,威县贺营镇袁家庄村的1000多亩梨树长势喜人,枝条上挂满了翠绿的幼果。曾经的贫困户袁运壮一大早就赶去梨园,抓紧农时给梨果套袋,通过给梨园打工,他每天可以得到八九十元的工资。

  “现在不仅有流转土地的租金,还能到梨园打工挣工资,不用外出打工,家里的收入就是几年前的四五倍。”袁运壮说,短短三四年时间,他家实现了脱贫致富,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县里的‘扶贫梨’”。

  袁家庄村地处威县西沙河流域,村里的耕地大多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土地,土壤瘠薄,一遇大风天,黄沙漫漫。“以前只靠种棉花为生,除了成本一亩地只能收入几百块钱,日子过得比较苦。”袁运壮回忆说,那时候父母身体不好靠他照顾,夫妻俩没办法外出打工,加上孩子上学花费大,只靠几亩地,连吃饭都成问题。

  2013年,威县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邀来国内顶尖的林果专家,实地调察、专题论证,确定了建设10万亩梨产业带的构想,启动了威县“西部大开发”。为支持贫困村梨产业快速发展,威县按照精准扶贫的思路,整合扶贫资金向梨树种植项目村倾斜,几年来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经过4年的培育,威县建成标准化梨园200个,引进陕西海升、河北龙集等龙头企业40家,培育农民合作社95家,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34家,短短4年时间,威县梨树种植面积就突破10万亩。

  而袁家庄村,因为贫困程度高,成为了县里发展梨园的第一个村。袁运壮家是村里第一批响应者,他把家里7亩耕地经过土地流转,租给梨园,每年可以领取每亩地一千块钱左右租金,梨园建好后,腾出手的袁运壮和妻子又到梨园打工挣钱,仅工资两人每年就可以收入近4万元。同时,威县实行“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以及“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股份制扶贫模式。按每亩1000元补贴给流转土地的贫困群众,鼓励群众入股到龙头企业,入股贫困户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

  梨树种植让袁运壮家过上了“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生活,彻底摆脱了贫困。据了解,在威县,受益于扶贫梨产业的贫困户越来越多。2016年威县退出贫困户5814户、13052人,贫困发生率1.57%,比2015年降低了6成。

相关新闻:

邯郸千余贫困户分红56万余元

农行南和支行探索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新模式

协同发展:威县顺义产业园首家企业投产

农行河北威县支行开展社保卡发放和激活工作

丰宁农信社助力当地25户贫困户发展养驴项目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