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企业整体迁移 京津冀产业转移样本调查(4)
对于石百宽来说,衡水更大的诱惑力,在于其全国都闻名遐迩的中学教育。“我们外地人的孩子在北京上学不容易,衡水都给我们解决了。”因此孩子这学期一放假,石百宽就赶紧将妻儿接到衡水,学校已经安排好了,开学后就在工业新区的小学上三年级。
一家团聚的背后,却是妻子的付出。石百宽的妻子从北京一家待遇优厚的外企辞职,刚搬到衡水一周多时间,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像这样的家庭并非少数。产业转移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随迁家属的安置也成为当地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比之下,车间主任刘亚岚就没有石百宽这样的感受。因为爱人是北京人,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可能随迁到衡水,因此,她不得不过着双城生活:周六下班后,坐着公司的大巴回北京,周日下午六点再返回衡水。
相对于产业转移给企业工人带来的冲击,一些深层次矛盾则更为难解决。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郑长征看来,“政府、企业在推动产业转移中角色定位是不同的。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自主决策。政府则应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短期与长期、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把精力更多放在营造有利于企业自由流动的政策环境上。有所不为,则是应明确与市场的界限,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的决策行为。”
今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根据该办法,由迁出地区政府主导、符合迁入地区产业布局条件、且迁出前三年内年均缴纳“三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三大税种地方分成部分)大于或等于2000万元的企业,3年内,其“三税”收入由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平分。
郑长征向记者表示,在产业转移中最难处理的是土地处置、税收利益分成等问题。
在土地处置方面,郑长征建议,北京应处理好腾退土地问题。可考虑设立首都企业外迁专项扶持基金,创新腾退土地抵押融资模式,解决搬迁期间及恢复生产过程中企业运营资金的需求。
“由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主动推动产业向天津和河北转移,因此,相比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而言,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道路较为平坦。”郑长征说。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英雄死在疆场 精神活在书上 徐光耀:我的终生
- 2石家庄单双号限行首日车流量降四成 公交免
- 3佘诗曼醉倒街头被揩油 明星喝多窘态百出(组图)
- 4张子萱删光微博疑与陈赫情变 明星微博惹祸事件
- 5百余张原版照片成铁证 再现日军在唐山侵占交大
- 6石家庄举行多警种联动反恐演练(图)
- 7刘烨变“傻白甜”拉唐嫣林志玲垫背 明星自黑太
- 8河北高速交警3天检查危化品运输车辆2655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