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传统百货商场探路“非百货化”(3)

时间:2015-06-10 21:5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顾客都去哪儿了?

电商只是重要因素之一

百货店的客流究竟怎么了?2010年后,国内百货业的客流陡然而降,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尤其在三线以上城市,非节假日,百货店里营业员比顾客还多。为应对此状况,各百货商采取了杀鸡取卵式的促销竞赛。

“不做促销活动就没有客流,赔钱;做大型促销活动引客流,一算投入产出,还是赔钱。”这是一位百货店负责人对近4年郑州百货业经营生态的总结。

顾客都去哪儿了?

有观点认为,电商兴起并呈主流化发展,使得包括百货在内的多数传统零售业态面临被边缘的风险。就如今年三八节,阿里搭建了世界最大的条码库,举办“码上淘生活节”:打开手机淘宝,对任何实体卖场、任何商品扫码,即可跳出网上同款商品和报价。这是对传统零售商赤裸裸地“打劫”。

但在皇甫立志看来,导致国内百货业集体疲软的根本原因,是行业积累的深厚泡沫,电商只是重要推手之一。

他认为,20年前,中国的百货商都是自营模式,但如今绝大多数内资百货企业都是联营模式。原因很简单,此前的20年黄金发展期,让百货商做“二房东”躺着就把钱赚了。这使得全行业热衷于外延型扩张,无心精细化管理,“商品采购与经营”基本功严重退化。而无休止门店“复制”的结果,是“千店一面”的同质化。

有数据显示,时至2014年底,全国的大型百货、购物中心数量逼近4000家,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以上。其间,新开的奥特莱斯、各类专业店、特色店难以计数。而各类新型实体门店的“百花齐放”,也让百货店从最初市场选择的“唯一”变为“之一”。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使高端消费应声跌落,大额团购几乎绝迹,以往扩销增收的重要武器“预付卡”发行直线下滑。与此同时,电商阵营“借东风”直冲传统商企死穴:价格透明化、搞串货、贴钱做特价、齐心揽客,炮制了消费者对传统商家价格“不信任”的种种悬念,以完成改写国内消费生态与习惯的终极目的。

由此来看,百货店重树市场信任与价值,“夺回顾客”是第一块关键的跷板。而要垫上这块跷板,传统百货必须有一个足够吸引消费者的理由,“我这里有体验式消费,这个电商真的没有。”

相关新闻:

中捷产业园区试水“互联网+家居”

张家口鲜香菇有了出口资质

11家企业发布违法广告被河北省食药监局公告

探索预警管理新模式 河北数字化监测乳制品安全

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收费新标准出台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