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税官刘贵芳:昏迷前一秒还在探讨工作

刘贵芳工作照片(生前)。

刘贵芳(生前)。
在下属心中,他是永远干在最前面的好领导;在同学朋友看来,他为人正派、忠厚耿直;在至亲眼中,他是刚强坚忍又和蔼可亲的好丈夫好父亲;在百姓心里,他是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的好税官。他就是藁城区地方税务局第一分局局长刘贵芳,6月15日,因脑干大面积梗塞最终离开了他的同事和亲人,年仅47岁。
昏迷的前一秒还在探讨工作
“那天是6月15日,我记得特别清楚。”6月27日,藁城区地税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张彦忠回忆道,当天是纳税人按月缴税征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如果超过这天,企业就要缴纳滞纳金。“上午我跟贵芳各忙各的,中午一起在食堂吃的饭。”张彦忠说,吃完饭后,他回宿舍休息,而刘贵芳则继续留在了办公室。
14时20分许,张彦忠回到办公室,看到刘贵芳已经在和藁城区地税局领导商量安排企业尽快入库税款的事宜了。约20分钟后,张彦忠突然听到刘贵芳喊“头痛”,立刻跑到对面刘贵芳的办公室,这时,刘贵芳的头已经歪到椅子的靠背上,“他又说自己什么也听不见了,然后就昏迷了。”张彦忠说,看到这种情况,他们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有人拿了速效救心丸,有人迅速跑到附近诊所请来了医生。“贵芳当时的高压到了240,医生怀疑是脑部问题。”张彦忠说,不一会儿,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赶到了,现场给刘贵芳输上液,然后120风驰电掣般向医院驶去……
“他两点半刚给我打过电话。”想起当天的情况,刘贵芳的妻子赵丽芬泣不成声。她说,接到刘贵芳同事电话时自己在忙,听说让自己过去一趟,便问能不能等会儿再去,结果得到了对方斩钉截铁的答复:“不行,必须现在过来。”赵丽芬说,自己当时压根没想到刘贵芳的病情会那么严重,但当看到他单位门口聚集了那么多人,还有救护车时,她心慌了,停下车后迅速飞奔上楼。“我什么也顾不上,只是不停地叫他的名字。”赵丽芬泪流满面地说。然而,无论赵丽芬如何呼唤,刘贵芳始终没有一丝回应。
在医院,急救室外,刘贵芳的同事和爱人心急如焚地等待;急救室内,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地抢救。可惜,16时许,刘贵芳因脑干大面积梗塞最终离开了他的同事和亲人,年仅47岁。
被同事和许多企业会计称为“问不倒”
6月27日,走进刘贵芳的办公室,记者发现,他的办公桌整齐地放着两摞资料,最上面的分别是《党员学习教育笔记本》和《注销疑点数据分析说明》,左上角放着一个计算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用黄色的小夹子夹着一沓纸,是“审批表”。办公桌右侧墙上,悬挂着装裱好的“臻于至善”四个大字,意为“做到极致”。
在刘贵芳的书柜里,除了各类书籍外,5个黑色的笔记本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翻开一看,内容基本都是与税务相关的知识或者数据分析等。随着6月7日“藁城区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会”的结束,刘贵芳的笔记本内容也戛然而止。
“俺们局长特别爱学习。”藁城区地税局一分局的王彦丽说,今年5月份,涉地税收一体化软件推广,当大家还在通过学习操作手册以及微信群相互交流学习时,刘贵芳已经自学完毕,开始操作了,并且手把手教给大家。
说起刘贵芳的“爱学习”,恐怕要追溯到1991年刚参加税务工作的时候。他毕业于财贸学校,自己戏称为“小中专”。他曾说:“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成就越大的人,越勤奋,越爱学习。”因此,学习自始至终伴随着他。刚毕业那会儿,业务学习资料少,刘贵芳就从当时仅有的《河北税务报》上摘抄资料,或者做剪贴本,字迹工工整整,还时常标注自己的心得看法。“我比贵芳晚4年参加工作,业务上不懂的经常问他,他不是师傅,胜似师傅。”藁城区地税局副局长李雪辉说,刘贵芳厚厚的笔记让他们如获至宝,争相传抄,“也让我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
长年累月那些撰写着工作总结、计划、合理化建议的笔记本已堆成了小山,学习造就了刘贵芳深厚的业务根底,他被同事和许多企业会计称为“问不倒”、“一口清”、“活字典”。
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
“别的单位都是八点半上班,俺们8点就开会。”藁城区地税局一分局的王素清说,刘贵芳更是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单位,准备会议安排、研究新政策等等。“刚开始俺们挺不习惯。”王素清说,自己有时候跟他开玩笑:“还没到上班时间呢。”每逢此时,刘贵芳都不会生气,而是一贯的和颜悦色:“也是,那就提前上班吧。”
在26年的工作生涯中,无论是普通科员,还是副科长、分局长,刘贵芳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深入企业做调查研究,摸清税源;到车间、到工厂给企业出谋出策;对有疑问的企业进行外调,远赴外省、市取得证据,追逃税款。
虽然多年身当执法一线“都头”,但刘贵芳从未对纳税人“横眉冷对”、“疾言厉色”。虽然和善,但对偷逃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刘贵芳必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一分局副分局长王立华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企业想打政策擦边球,拒不缴纳税款。刘贵芳就找政策,讲道理,多次深入企业做工作,依法果断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最后,迫使企业不得不补缴了几百万的税款。
为企业尽心尽力服务,是刘贵芳一直追求并做着的事情。青岛啤酒(石家庄)有限公司落户开发区后,从指导注册登记到税种审核,刘贵芳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开发区水厂资金周转困难,缴税有难度,他多次上门做工作,使水厂要回了欠款,缴了税;2016年5月,他依法为炎辉房地产企业办理了700多万元的退税手续。钱款到账后,企业老板拿了5万元要送给刘贵芳,被他甩了出去。
自参加工作以来,刘贵芳兢兢业业,开拓创新,荣获了诸多荣誉:曾经连续三年荣获河北省优秀公务员、石家庄市稽查标兵、石家庄市十佳分局长、石家庄市优秀分局长、优秀党员,并荣立三等功两次。2006年,他带领的地税局开发区税务分局被国家税务总局、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不过,每次遇到评先评优,他总是嘿嘿一笑,说“都是同志们的功劳,我一个人可干不了这么好”;遇到分局绩效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他总是首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再带班子成员分析原因,整改提高;在任务形势紧张时,他常常睡不着觉,整夜琢磨堵漏增收的措施……
再也没有人为自己做可口早餐
刘贵芳工作繁忙,极少有时间照顾家人。但只要有时间,他总会想方设法弥补。
“每天早上5点,他就叫我起床跑步。”赵丽芬说,跑完步后,自己收拾家务,刘贵芳做早饭。“他知道如果他上班了,我就会凑合吃点儿。”赵丽芬擦了擦泪水说,现在,刘贵芳走了,再也没有人跟她一起锻炼,再也吃不到可口的早餐了。赵丽芬忘不了,每年她过生日,哪怕再忙,刘贵芳也会备一份生日礼物;女儿清晰记得,2013年,自己和妈妈从云南旅游回来时,看到凌晨4点多公交站路灯下爸爸身影时的惊喜;儿子忘不了爸爸为了鼓励自己而偷偷买练习本;刘贵芳用红花油给自己的脚按摩的情景时常闪现在父亲的脑海……
刘贵芳不仅对亲人有情有义,还是一个热心善良,心怀大爱的人。曾经一位同事身患重病,他亲自前往北京探望,并从自己的薪水里拿出相当一部分钱帮助同事的家人;3000元工资捐给岗上镇故献村的贫困大学生;驱车近40公里,给西关镇后西关村一位大学生送去2000元;南董镇南大章村9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他发动周围的同事、同学和朋友进行捐款,将5000元慰问金送到了困难孩子家里;邻居岁数大了,孩子们都在国外,但凡需要,刘贵芳都会给予帮助。老两口说,贵芳就像他们的亲儿子……
“做人要做好人,当官要当好官。”刘贵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短暂的一生践行着“三严三实”,诠释着“价值”和“无悔”,兑现着他笃实笃行的诺言。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