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峪修禊节引游客参与

修禊节现场。记者 李永胜 摄
4月2日,2017中国前南峪第七届修禊(音同“系”)节开幕,众多游客亲身感受了这一绝迹数百年的民俗盛况。
修禊节是我国上古、中古时代的一个全民性节日,时间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又称“上巳节”。“修禊”就是进行扫除疾病的活动。这一天,男女老幼到野外支起帐篷,到水中洗浴,做各种水上娱乐活动,文人墨客则做曲水流觞的游戏。修禊节始自周朝,兴盛于魏晋,绝迹于宋代。
2日9时,在邢台前南峪景区内的千年板栗树边,伴随着悠扬的钟鼓声,修禊节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南传、藏传、汉传三大语系佛教高僧为大家诵经消灾祈福,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七星潭边,只见“祝史”身着古装,神情庄严地肃立在神坛边,为天下苍生祈福免灾。在古老的修禊节中,祭祀仪式是最重要的内容,古人希望通过举行这种祓禊仪式,来祓除病气和不祥。
与神秘庄严的祭祀仪式相比,修禊节中的占花分席、清流浮枣及曲水流觞三个环节则轻松而有趣,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占花分席”即参加游戏的人以抓阄安排座次,抓到描绘有各种花卉图片的游客,依次走到小溪边,着古装双膝跪倒在蒲团上,工作人员将红枣放在上游,顺溪流而下,此为“曲水浮绛枣”,游客们纷纷争抢,以期带来好运气。随后,有女孩将切好的萝卜片放入溪流中,这就是“曲水浮萝菔”。在曲水流觞环节中,以红色小碗代替古代酒器觞,斟上美酒顺溪流而下,跪坐在溪边的游客俯首端起,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修禊节在邢台前南峪生态旅游区重现以来,这一古老节日已举办了六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