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卖给贫困小女孩手机 商家遭家长投诉

时间:2017-03-03 13:1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昨日上午,邯郸市永年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一名贫困家庭小女孩未经家长同意,独自购买两部手机引发的纠纷案备受社会关注。执法机关认为未成年人未得到法定监护人的许可,消费行为视为无效行为,商家应退还全部货款。

  据介绍,赵先生因家庭困难享受国家低保,其12岁女儿于2016年6月在一家购物中心购买了2部手机,共花费2000余元。第二天,赵先生发现后及时与商家沟通要求退货。但对方以孩子自愿购买,手机不存在质量问题为由,不同意退货。

  工商部门接到投诉后,认真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意见。经调查得知,赵先生女儿刚满12岁,其购买手机的行为并未经过家长同意。同时,2000元钱是其家庭两个月的正常开支,购买手机后,日常生活十分拮据。

  执法人员认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本案中,12岁小女孩用家中2个月的生活费购买手机,行为明显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且事后未得到监护人同意,所以其购买手机的行为属于无效行为。经执法人员调解,商家主动给赵先生退还了货款。

  另外数起典型案例分别是,张先生在烟花爆竹零售门市购买了两箱“三声雷”,其中一颗“三声雷”燃放时在地面发生爆炸,致其左眼被炸伤,先后花费医疗费已一万余元;郑先生刚购买的液晶电视使用一个多月后屏幕出现裂纹;石女士在商场花费1500元购买了一件折扣大衣,因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但商场只答应退等额的购物卡,不退现金;吴先生购买了一辆汽车,却发现新车已被他人购买过保险,更换车辆时遭到商家拒绝。

相关新闻: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家长钱财

儿童走失家长急 秦皇岛民警帮找寻

丢钱丢物 这位家长却把孩子“遗忘”在列车上

学生放假家长上班 孩子监护难题如何解决?

邯郸交警及时救助迷路小女孩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