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包罗万象 正文

考试在即受到“短信轰炸” 考生: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时间:2013-09-13 14:5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2013年的司法考试,你有把握吗?我们可以帮助你顺利过关。”9月14日、15日是全国司法考试时间,许多报名参考的学生都在紧张的准备当中,可是四川警察学院大四法学专业的周希(化名),近来却被考试培训或考试答案销售的短信骚扰得不胜其烦。

  无语 考试在即受到“短信轰炸”

  “就在昨天早上,我正在看书时,就又接到一个培训机构的电话,真的快受不了了。”周希将自己的遭遇分享到了微博上。

  周希是四川警察学院大四法学专业的学生,今年的6月20日,还在雅安实习的他,报名参加了今年9月份的全国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像是高考一样,不管成功几率大不大,我们都想去试试。”周希说,在自己班上就几乎有一半的同学都报了名。

  大约7月中旬,正当周希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始专心准备考试时,却开始陆续接到一些推销考试培训和考试答案的短信。至今,周希已经接到了几十条类似短信,每天都会有三、四条,然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据周希回忆,自己有时候半夜,都曾接到“包过补习班”的电话。

  “司法考试即将来临,专家组已经就位,你还在等什么?我们能保证你过关。”周希甚至清楚地记得自己收到的第一条“推销短信”内容,对于这些短信,周希和同学们都感到很厌烦。“长期被这些虚假信息‘轰炸’,特别受不了,很影响心情。”周希说,据自己了解,几乎所有报名司法考试的同学都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甚至有同学告诉他,自己删短信都删得“手抽筋”。

  无奈 找不到是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昨日下午,记者扮成本次司法考试的考生,以欲购买试题答案为由,选取了周希曾收到过的“轰炸短信”中的一条,并通过其提供的联系方式与之取得了联系。

  电话中,这名叫做“彭老师”的人告诉记者,只需要2000元就能购买司法考试其中一科的答案和试卷,并且承诺,最晚在下订单的第二天晚上,就有专人将答案和试卷送到记者手中。

  随后,记者询问这位“彭老师”是如何获得这些联系方式的,对方称,“我们连司法考试的答案和试卷都能弄到手,难道连参加考试的学生联系方式还弄不到么?”然而,当记者试图问他们拿到联系方式的具体方法时,这位“彭老师”却拒绝回答并挂掉了电话。

  “我们也多方怀疑过,觉得有可能是培训机构或者相关部门泄露了我们的信息,但是无法确定。”通过这次的遭遇,周希也变得更加谨慎起来,他称自己现在填写关于自己的具体信息时,都会仔细考虑,尽量降低自己个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新闻链接

  司法考试考生信息泄露 官方均回应称不可能

  8月14日,人民网曾发表一篇名为《司法考试考生信息泄露官方均回应称不可能》的文章称,今年司法考试在即,许多学生收到了收到一些类似“只需熟记,便能通过”、“多年操作,从不失手”等短信,号称能“提供今年司法考试的原题和答案”。更有甚者,有的还强调“可考后付款”,显得信心、诚意十足。

  之后,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司法考试报名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首先,司法考试由司法部直接管理,司法考试工作人员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自己的纪律操守及制度约束,根本不可能做出“泄露”以及“暗箱操作”的事情;其次,考生的个人信息是经过加密处理,就算内部工作人员能够看到,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个的星号,而且主管每个省司法考试报名系统的计算机服务器都不设在本省,要“泄露”和“暗箱操作”远非易事。

  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司法考试考生,根据司法部每年发布的司法考试公告,司法部不举办考前培训班,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考前培训辅导,那些所谓的“包过”机构纯粹是哗众取宠。“我们也在和公安机关一起追查,到底是哪里泄露信息的。一旦查实,将严处。”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龙沁怡

相关新闻:

手机号遭“窃”绑定账号丢八万 个人信息谨防泄露

老总私人电话泄露 调查发现5毛钱即可网购获得

高三考生想靠发明不参加高考上大学引发争议

网上“抢红包”小心信息泄露 发现被盗冻结微信号

国考培训班喊2.38万高价 建议:是否报班看个人情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