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新闻中心 包罗万象 正文

武汉专家消解隔夜愁 桃子保鲜期由2天延长到10天

时间:2013-08-08 09:2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桃子号称“隔夜愁”,从树上摘下来后,当天发软,次日腐烂,“桃保鲜”成为业界一道难题。近日,武汉一轻工业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张平安,在全国率先攻破了这一难题,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张平安团队的发明,可以使桃子在常温下保鲜10天。“桃贩子从农民手里收购的价格是1元钱一斤,到了市场上就涨到了5元钱一斤,原因就是桃子只能放两天,两天卖不完,全烂了,还有约30%的桃子会烂在仓库或者运输途中,损耗太大。”

  张平安介绍,桃子之所以烂,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呼吸跃变”。

  “桃子摘下来后,空气中的乙烯和桃子内部的受体相结合,对桃子进行催熟,熟透了就烂了。”

  他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一种比乙烯更活泼的无毒物质——1-MCP(甲基环丙烯),贮存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膜的微胶囊中,通过反应,缓慢地释放出来,并与桃子内部的受体先结合,“把位置先占上”,这样,乙烯就无法与桃子相结合,从而抑制了桃子的“呼吸”。

  桃子烂的其他原因包括病原菌的繁殖,酶的作用和脱水。对此,张平安设计了一种ClO2(二氧化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食品、自来水消毒)的缓释装置,慢慢地释放出微量ClO2,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桃子的腐烂。张平安介绍,保鲜所涉及的化学制品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目前,张平安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原理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解决方案如果形成产品,将来农民只需要在桃箱放入一个像防腐剂一样的简单装置,用塑料膜封闭起来,即可以保鲜10天。

  “这是一个傻瓜式的解决方案,现在流行的保鲜方法,需要一个个涂抹、浸泡,十分麻烦。”张平安介绍。

  试验千次,桃子用了好几吨

  链接>>>

  张平安是武汉大学化学系77级的毕业生,他的3人团队中,有留美的生物学专家,还有研究果树保鲜的硕士。“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生物、化学、食品等”。

  张平安翻阅了许多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对桃子腐烂的原因,都语焉不详。为此,他反复试验,从寻找桃子烂的原因做起。这项研究耗时1年多,做了上千次实验,桃子也消耗了好几吨。

  记者在张平安的实验室里看到,地上放着两个密闭的塑料箱,里面装的全是桃子。冰箱里面,也放了不少桃子。这一课题是市科技局“攻关项目”。他表示,这一技术市场前景广阔。(记者康鹏实习生李杜)

相关新闻:

“网络成语”会进成语词典吗

高考608分 武汉贫困考生为照顾奶奶放弃读南开

武汉调查显示:九成人认同“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9成武汉青年职工仍相信爱情 近6成人反对一夜情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